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6年06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实体书店的春天怎么来?
汤嘉琛
  汤嘉琛

  去上海看“季风”,到南京找“先锋”,去杭州看“枫林晚”,到北京找“万圣”……很多实体书店一直被视为城市文化地标,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书店正从城市地图消失。为扭转实体书店生存困难的现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等11部委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

  按照中央的规划部署,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乡镇网点为延伸、贯通城乡的实体书店建设体系,形成大型书城、连锁书店、中小特色书店及社区便民书店、农村书店、校园书店等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目标时间的设定意味着,在全面小康社会里应该有实体书店的位置。

  书店是一个国家实现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纸质出版物和实体书店都不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一门生意,多数实体书店无法回避商业上的尴尬处境。面对网络书店的冲击,以往那种单纯靠卖书挣钱的商业模式几乎已走入死胡同,很多支付高昂租金的实体书店已成网络书店的免费展厅。

  对实体书店来说,《指导意见》确实能让他们在寒夜里看到一丝亮光,但仅仅指望“输血”恐怕难有出路。近些年,各地出台的扶持民营书店的政策并不少,但能够在困境中实现突围的,往往是那些善于主动“折腾”、懂得“造血”的书店。转变经营思路和商业模式,吸引更多的读者和购买者,实体书店才有未来。

  最近一两年,据说实体书店行业出现了回暖迹象,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58本。这足以表明,实体书店行业的春天可能较远。认清这个现实,用好政府层面的扶持政策,通过创新和优化服务,向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多元化转型,才是实体书店的救赎之道。

  当然,相较于商业模式之困,实体书店深陷困境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今时代的阅读趋向。当大家都为生活疲于奔命,挤出时间阅读是奢侈的,即便阅读,很多人都更青睐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相比,电子阅读让人觉得更方便、更好地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这种生活方式层面的改变,对实体书店来说才是最致命的。

  正因如此,要实现建设“书香社会”的构想,从完善规划和土地政策、加强财税和金融扶持、提供创业和培训服务、简化行政审批管理、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等方面扶持实体书店必不可少,但想办法提高阅读率更关键。如果不能激活民众对阅读的兴趣,即使实体书店能暂时免于关门歇业之困,其前景依然不乐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7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康健园
   第B09版:康健园/养生
   第B10版:康复/康健园
   第B11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12版:互动/新民健康
实体书店的春天怎么来?
还在唱就不错
基层工作要“做到家”
不怕“走直线”
短信垃圾
吴建民的航班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实体书店的春天怎么来? 2016-06-20 2 2016年06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