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分数化
培养创新人才
张炯强
  昨天,两则消息同时见于沪上媒体。一则是,教育部发布消息,多个涉及985、211的旧文件失效;另一则是,上海9校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试点校测同时进行。两者看似无关,却大有联系。上海9校,岂不基本都是985、211?而教育部在回应传闻时称,“985工程”“211工程”等将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

  显然,985、211的光环仍在,但这些中国名校还将担负更重要的使命: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而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就该首先拥有更科学的招生方式。在高等教育资源高度发达的美国,哈佛、耶鲁等名校,在录取学生时,会考虑学生的高考(SAT和ACT)成绩,但权重一般都不大,有的仅占25%,学校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包括高中在校成绩、参与的活动、得到的奖项、推荐信是否能展现申请者的人格特质等等。正是这种以综合素质为重的选才标准,美国的大学中出现了一大批天才少年,也拥有一大批游泳、田径、篮球世界级明星。

  从改革的长远看,未来综合素质评价将会以一定的权重纳入高考总分,国内高校以综合评价录取学生的数量也会明显增长。因为高考改革一定要“去分数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中学素质教育,进而促使高校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为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服务。未来中国,无需那么多的高考“状元”,更需要天才、应用型人才,这或是高考改革的终极目标。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公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3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生态上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美食专列·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B08版:公告
大学从“招分”变“招生”
去分数化 培养创新人才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5去分数化
培养创新人才
2016-06-30 2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