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国连环画原稿可遇不可求的传世孤品
笔如花《薛家将手稿》
陈光镒《小将马志超》
赵三岛《血溅清风阁》
赵三岛《乔家堡手稿》
李之野《薛刚反唐》
画菊楼《济公传手稿》
李之野《薛仁贵征西》
《少林派下山访英雄》
  上海新民传媒与上海产权拍卖强强协作、优势互补,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征集,将于7月24日开槌 “2016古籍善本、文房珍玩专场拍卖会”。

  本场拍卖会以纸品为本,书画为辅,共有三百余件拍品,分三大类:古籍善本(线装古旧书,民国旧书,签名本、批校本、名家信札,手稿、写本、抄本),名家书画(古代近现代名家字画),文房杂玩(文房四宝、古董珍玩、文化艺术品)。

  其中,由原上海全球书局的周家后人提供的数套民国连环画全本原稿,可谓夺人眼目。民国连环画存量极少,早期精品连环画已成为收藏界的热门之一,而完整的民国连环画原稿更是难得一见。对于收藏者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上海·中国连环画发源地

  上海可以说是中国连环画的发源地。早在民国初期,因现代印刷术的进入,推进了画作的印刷、出版能力,各种单本石印画刊纷纷涌现。上海的《点石斋画报》曾刊登了以6-7幅图画为表现形式的小故事,既好看又通俗;随着技术普及、成本降低,又陆续出现了新闻画张,类似现在的报纸,一版里面有8-16张画,带有新闻性,在当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社会中深受各阶层读者欢迎。由于新闻画是一张大纸,有些读者为了方便携带和阅览,就将其中的图画一张张裁下来,装订成册,这个就是连环画的雏形。

  上世纪20年代中期,有一部分商家发现了连环画市场巨大的商机,于是买进机器,组织画家绘画,开始出版连环画推向市场。到上世纪30年代时,上海的连环画已经发展得相当有规模,出版商有几十家,画家也有几十位,是中国连环画、上海连环画的大发展时期。

  因为战争的原因,连环画曾经萧条过一阵,但到了上世纪40年代后又发展了起来。当时,上海出版的连环画面向全国,甚至向东南亚发行;上海的小书摊也是在那个时期开始形成,并一度成为上海的一道风景线。

  精品民国连环画收藏价值高

  回顾历史发展,民国连环画在中国连环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这类民国早期连环画精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现已成为收藏拍卖会上很受关注的拍品。

  和很多热门收藏品一样,民国连环画在“热”起来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并不受待见。作为一个独立的集藏板块,民国连环画因其品种繁杂,且大部分品相较差,很多收藏爱好者对它敬而远之。

  一来,民国连环画品种繁杂,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当年,当连环画业成了一门赚钱的行业后,很多书商一哄而上,纷纷改编、模仿甚至变相抄袭出版各种连环画,于是大量粗制滥造、画技低劣、内容低级趣味,被称为“跑马书”的连环画出笼,老百姓对这种连环画怨声载道,以致连环画声誉大跌。

  其次,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连环画的创作时间有限,有一部分的民国连环画有着人物形象经常不统一的现象,从第一幅到最后一幅,人物的样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以致于很多读者很易混淆画中人物,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民国连环画都会在人物脚边加上人物名字的原因之一。另外,连环画的脚本也是写在画面里面,显得画面略微杂乱,不是很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审美习惯。幸好,这种问题大多并不影响民国连环画的艺术价值,只是环境造成的时代特征,也逐渐被认可是民国连环画的特有艺术形式。

  渐渐的,随着市场的介入以及收藏人群的增加,民国连环画的地位越来越高。由于民国连环画存量极少,有些甚至已成了孤品,早期精品连环画就好比古籍善本,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上升。那些册数多的成套连环画,因集齐难度极高,更是成为了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凤毛麟角的民国连环画原稿

  此次拍卖会,原上海全球书局的周家后人提供了数套连环画全本原稿,可谓是让人大开眼界。

  当年,随着连环画的发展,画家队伍也不断壮大,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连环画创作的画家。他们继承了中国绘画线描的传统,画面工整、求精求好,线条具有韵味,使人感到诗意的美;他们创作起来一丝不苟,面面俱到,画中哪怕是一扇小窗、一张桌子、一把小凳,都刻画得非常认真仔细。

  而在此基础上,他们又风格各异,擅长的题材也不同。比如,陈光镒擅长喜剧和闹剧连环画创作,颜梅华和红叶精于江湖武侠题材连环画创作,严绍唐则专门从事历史故事连环画创作。此外,还有沈漫云、赵宏本、赵三岛、钱笑呆、笔如花、张令涛、水天宏等,他们在连环画的创作方面各有所长,在当时深受读者喜爱。其中几位“高手”更是被业内评为四大名旦(包括陈光镒)、四小名旦(包括赵三岛、笔如花)。

  如果说已出版的民国连环画因稀少而珍贵,那这些连环画原稿更是无处寻觅,很多原稿因历史原因,有的被人为销毁从此消失,有的流失海外销声匿迹,真正能重现于世的实在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而每本连环画的原稿只有一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部连环画原稿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传世孤品。

  此次拍卖会上的连环画原稿,包括连环画“四大名旦”之一陈光镒的《小将马志超》,“四小名旦”之一赵三岛的《血溅清风阁》、《乔家堡手稿》,“四小名旦”之一笔如花的《薛家将手稿》,此外还有李之野的《薛刚反唐》、《薛仁贵征西》,画菊楼的《济公传手稿》等连环画原稿,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是册数完整,对于收藏者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2016古籍善本、文房珍玩专场拍卖会

  预展时间:

  2016年7月21日—23日

  9:30—18:00

  预展地点:

  上海市威海路755号39楼大厅

  拍卖会时间:

  2016年7月24日

  文房珍玩专场,10:00

  古籍善本、书画专场,14:00

  拍卖会地点:

  上海市威海路755号2楼报告厅

  链接

  ■陈光镒

  连环画的“四大名旦”之一。他所绘的连环画写实感极强,画面构图严谨,工整细腻,线条运用飘逸。尤其在表现人物、场景方面更见其功力。他绘画的人物造型准确,画面透视效果运用得当,能很好地把握人物的特征,给予深刻细致的刻画和表现。

  他不仅擅长于古典题材连环画的创作,也对现代题材、儿童题材和外国题材的连环画多有涉猎。其中别开生面、引人发噱的滑稽题材连环画,名传全国,极能吸引儿童读者,是一位全能的连环画家。

  他一生约创作连环画二百余部,堪称连环画创作高产画家。主要作品有《牛》、《豹》、《雨》、《雪》、《科学封神榜》、《小皮匠》、《金玉楼》、《杏儿救主》、《乱世小侠》、《洋囡囡》等。

  ■赵三岛

  曾用名赵三涛,连环画“四小名旦”之一。20岁开始步入连环画专业的行列。从1946年起,他画出了大批武侠连环画,成为当时连环画界的“宠书”。

  他以白描工笔技法为主的绘画,做到了人物生灵活现,场景丰富多彩,画面细腻工整。作品曾红极一时。

  ■笔如花

  原名盛焕文,连环画“四小名旦”之一。擅长古典题材连环画,其笔下的仕女形象和绘画风格颇有特色,有“笔派”之称。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创作了《牡丹花》、《恋之梦》、《江湖女侠》、《寒江雪》、《现代夫妻》、《双珠凤》、《再相逢》、《新红楼梦》、《新杜十娘》、《巧合姻缘》、《二朵花》、《侠女雪恨》、《龙图大侠》等七八十部深得读者喜爱的连环画作品,并开设“艺海书局”,进一步推广了连环画艺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汇市金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专版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民国连环画原稿可遇不可求的传世孤品
新民晚报专版C07民国连环画原稿可遇不可求的传世孤品 2016-07-02 2 2016年07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