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木拖板
彭瑞高
  文/ 彭瑞高

  木拖鞋,上海人又叫“木拖板”,是一种比较古老的鞋子。

  木拖鞋走路的声音很好听。穿上它走在弄堂里,“帖嗒吐——帖嗒吐”,可以让一家家天井里的晚餐,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木拖鞋多在夏天出世,有时小伙伴乘风凉唱歌,唱得兴起,有人就会拿起木拖板来助兴,两相敲击,响遏行云,像是天然的乐器。

  木拖鞋到处有得卖。日用品小店里,三五角钱就可买一双。最简单的,白坯木板上钉两条帆布带,就算是一双木拖鞋了;贵一点,女人穿的,木板窄一点,跟高一点,上面涂了花花绿绿的油漆。木拖鞋上的带子一定要牢靠:帆布太粗,脚背上会起泡;用一般布条做吧,容易断。那时路上若看见有人光着脚,手里拎一只木拖鞋的,那就是穿到一半断了带的。最好的木拖鞋带子,是牛皮做的,阔牛皮最好,那就是比较阔气的木拖鞋了。木拖鞋还有公用的:你去混堂洗澡,门口就放着一大筐木拖鞋,大小由你自己挑。所以那时,混堂里不惟人声鼎沸,木拖鞋响声也很闹猛。

  乡下有种木拖鞋,是专门供雨天穿的。它又大又笨重,穿时可以连布鞋也一道套进去。因为鞋底下打着木桩,又高又厚,走过水塘也不怕。

  现在上海,木拖鞋几乎绝迹了。而日本,木拖鞋——他们叫木屐——依然常见。穿着和服的女人,木屐小步,急急而行,也是一景。不过,上海人有“翻老货”的习惯,若干年后,若有成群年轻人穿上木拖鞋,男欢女唱,招摇过市,也不应该感到奇怪。 [可尽量用沪语转换读—编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目击
   第A13版:文体汇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6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噱头势里看腔势
“赤膊”车站
木拖板
开心猴
阿摩尼亚
轧道、老交、佮伙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木拖板 2016-07-03 2 2016年07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