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个巴掌引发的悬案
徐东海
  中国女游客梁琦(音)掌掴美国洛杉矶机场女店员被警方逮捕的消息,本周引爆中美社交媒体。网络上先是一边倒大骂梁琦“丢人丢到国外”,但紧接着风向一变,熟悉的“剧情反转”再次上演,更多“内幕”被所谓爆料者挖出,最终竟然变成“国外机场集团盗刷信用卡”的冰山一角。

  梁琦到底有没有打人?从其代理律师透露的信息看,应该是毫无疑问的。至于到底是打脸还是打头,其实区别并不大。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故意打人都不会被允许。当然,也绝非如一些网络好事者所言,“在美国打人是重罪,必须坐牢”。不然,美国警方也不可能在逮捕之后,隔天即允许她回国。

  放她回国,也不等同于既往不咎。根据美国法律,类似没有造成严重伤害的打人事件,警方在做完笔录之后,可以将嫌疑人释放。但最终判定嫌疑人是否有罪的,是法院。目前该案件正在受理期,法庭将择日审理。将允许梁琦回国当作“无罪释放”、“美国阴谋论未遂”的证据,可谓荒唐至极。

  从目前已经曝光的信息看,这起“两个巴掌引发的悬案”,很大概率只是一次小小的纠纷,本不应该发酵成一起全民关注的事件。真正让社交媒体和网络产生爆炸效应的,恰恰是“剧情反转”造成的蝴蝶效应。在不少微信公众号和个人大V的推波助澜、反复炒作甚至是添油加醋之下,阴谋论甚嚣尘上,这起简单的个人小纠纷,一不小心成了国外机场集团盗刷信用卡的“最新例证”。

  这些点击量惊人的文章内容大都未经证实,很多是过期旧闻东拼西凑而成,靠着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点击量。而事实上,文章披露的所谓“黑幕”根本经不起推敲,也毫无相关证据可以佐证。

  知情人士透露,在国外发生的涉华事件几乎成了网络写手和炒作者的最爱,“反正天高皇帝远,你随便写随便骂,老外也不会跑来追究”。

  通过梁琦事件,社交媒体的恐怖威力再次得到印证。不过令人值得深思的是,为何在网络“风暴眼”形成之后,关于事件本身的信息却被刻意模糊,原本只是一起不起眼的小纠纷,最后在各种利益裹挟之下,迅速偏离了事情发展应有的轨迹?恶意炒作者居心不良,而作为旁观者,还需多些客观理智,切勿盲目跟风。

  驻美记者 徐东海 

  (本报洛杉矶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4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被控轻微犯罪 将做无罪辩护
英持刀袭击事件未发现恐袭动机
两个巴掌引发的悬案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7两个巴掌引发的悬案 2016-08-05 2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