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来自一副随处可见的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它是谁创作的,已难考。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封建时代,很是深入人心。当然,这里的“读书”,是含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之梦的。我们今天倡导读书,并不含有类似的功利目的。
自有了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之后,时间被大量碎片化网络浏览占据,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在有着浓厚读书风气的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地铁上捧着手机的人,也远远多过读书的。上海当然也是一样。
那么,捧着手机的,有没有也在看书呢?大约总是有的。我们大可不必再纠结于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此消彼长,只要是读书,介质是什么,都是“第一等好事”。
读书,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而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对于不少人来说,培养习惯也要“跟风”,好多人吃个饭都要拍照发朋友圈的习惯不就是这样养成的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让“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观念,再一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