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城市管理“补短板”
“今年上半年,浦东城市管理‘补短板’推进有力。”据介绍,“补短板”这是今年市委一号课题的重点内容,也是浦东今年城市管理的“关键词”。今年上半年,浦东新区主要是聚焦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部门联动、协同推进,加强综合整治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在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年初就明确了联合推进机制,相关区领导分片包干,以“五违四必”为重点,在“4+11+X”重点区域和点位同步开展整治,上半年完成任务过半,工作成效明显。
同时,探索土地拆后利用的长效机制,相关区域的规划调整、土地减量化、人口调控管理、绿化建设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开展近4个月以来,浦东新区全警出动、全民动员,严格路面执法、规范交通出行,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观,市民群众守法意识增强。
下半年重点聚焦“急难愁”问题
今年下半年,浦东将继续紧紧抓住短板难题,持续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在上半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最集中、难度更大的区域,全面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综合交通管理,加强安全应急处置,确保城市平稳有序运行。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强力推进区域环境、道路交通等综合整治工作。对于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将紧紧咬住节点目标,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加大攻坚克难力度。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今年将确保拆除无证违法建筑800万平方米、力争1000万平方米。整治地块不断增加,拆后管理一定要跟上,规划开发要明确方向、做细做实。
为了发动老百姓一起加入城市管理“补短板”的行列,浦东新区已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浦东e家园”的手机APP。借助“互联网+”的威力,市民要投诉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可以“随时拍、及时传”。
截至7月24日,“浦东e家园”APP累计注册用户4668人,上报问题17630多件,上报问题中立案率近68%。结案并反馈给用户予以评价的案件中,市民参与评价率达到84.1%,满意率高达94.38%,说明这项“神器”取得了初步成效。
多管齐下加快全区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让老百姓“诗意地栖居”?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是关键。据悉,浦东新区将按照全年确保完成新增林地14500亩的目标,加快一批生态绿地建设。年内老港郊野公园一期完成6000亩造林,合庆郊野公园开工建设,大治河生态廊道、张家浜楔形绿地、三林楔形绿地、北蔡楔形绿地也要精心规划、抓紧推进。结合公共绿地、滨江开放空间等,大力推进慢行步道建设,包括黄浦江东岸贯通工程年内完成5公里,环世纪公园步道抓紧启动建设,既要确保节点、又要确保品质。
各部门将继续协调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加快老旧住房安全隐患处置、老旧大楼电梯改造等,完善物业管理和居民自治机制。加强食品、建筑、消防、交通、安全生产领域,以及重点公共场所和人流集聚区的隐患排摸和专项整治。高度重视防汛防台工作,做好应急值守和灾情险情处置,确保安全度汛。
不仅城市化地区“精耕细作”,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也永远在“进行时”。今年,浦东新区将在4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再推进7个市级美丽乡村申报,带动全区农村面貌改善和农民生活品质提升。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在老港镇“园中村”、大团镇和航头镇22万伏高压线区域先行开展试点,探索多种方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全年计划安排4600户农户。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挖掘区域古镇资源和历史文化,加快推进新场、横沔、川沙、高桥等古镇的保护性开发,有序推进特色民宿品牌化发展。
“总之,要通过多管齐下,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翁祖亮表示。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