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纺织京剧团成立于1984年,到今天已有32年历史了。在这32年中,京剧团最难忘的瞬间是什么?那就是在2007年4月30日参加的上海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晚会的演出。
这次演出对上海纺织京剧团来说,之所以辉煌和难忘,一是规格高:上海市委、人大、市政府、政协的主要领导悉数出席,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要和上海各界人士共度“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盛大节日;其次是演出地点高端:是在世界级艺术作品展示的舞台上海大剧院。这次登台亮相,代表着上海对纺织京剧团的高度认可和殷殷期盼,同时也是对上海纺织京剧团整体水平的一次检阅。结果,大获成功,受到广泛好评。
上海纺织京剧团至今在上海业余戏曲团队之中,实力、水平,都臻一流。
三十多年的发展,凝聚了上海纺织系统各个任期领导的心血。如果把京剧团比作上海纺织系统的企业之花的话,各任领导就是辛苦的护花使者。三十多年来,领导换了几任,但每一任领导都将纺织京剧团视作宝贝,护爱有加。尤其让每一个纺织京剧团成员感动不已的是,当年,上海面临产业结构大调整,而纺织业首当其冲,率先为上海改革作出巨大牺牲,成批纺织人下岗。就在这样的艰难时刻,纺织系统的领导风物长宜放眼量,要求京剧团组织不散,人心不散,活动不断。再困难,这朵企业文化之花绝不能凋谢。一任领导对京剧团关爱不足为奇,历届领导不管个人喜爱不喜爱京剧,都以护犊之情呵护着京剧团,这就难能可贵了。
上海纺织京剧团备受纺织系统历任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团队无论是演唱、乐队的水平都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这个团队的创始人、团长王诚沛。怎样来说明和证明这一点呢?这要从1995年1月10日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闭幕的演出说起。
这次活动是一次高规格的活动,参加演出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京剧演员。但主办方挑中了王诚沛,作为这次演出阵容中唯一的票友,代表全国业余京剧爱好者参加演出,主演梅派经典《女起解》中脍炙人口的“流水”。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实况转播了演出盛况。上海纺织京剧团的名字和王诚沛的舞台形象随着她的精彩演出走进了千家万户。
上海纺织京剧团是系统内的业余文化社团,它必须履行一个义务,即为第一线的职工服务。这是这个团队和一般文化娱乐团队不同的地方。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并且都坚持为一线职工带去欢乐。演出的场所,有现代化的舞台,有露天广场,更有条件简陋的车间。但每一个成员,都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演出,力求以最好的状态展示给大家。
现在,如果将上海纺织京剧团活动排练的场所说成是条件最好的,也许并不过分,但每个纺团人都明白,条件再好,初衷不改,那就是为纺织系统基层演出永远是自己的第一任务。
十日谈
京剧之家
诸家的票房真可谓源远流长,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