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长寿路街道的周老先生认真阅读起居民区的党建资源地图,“以前我对小区活动兴趣不大,但这次看到项目表中有社区医生免费为居民检测糖尿病,还有早教亲子活动可以带孙子参加,特别符合需求。”
今年初,该街道推出“区域化党建资源地图”,并于3月在普雄居民区试点发布首家地图。为了让地图资源不断充实、服务更受百姓欢迎,在收集9700多条居民需求意见的基础上,“区域化党建资源地图”构建14个党建开放平台,形成亲子爱幼、法宣政策、绿化环保、公益互动、结对帮扶、营养美食、健康服务等8类服务资源。如今,居民可以通过居委会宣传栏、QQ群、微信群等获取地图和项目内容。
“这些项目精准化对接居民需求,既有居民感兴趣的服务,也有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项目”,知音苑小区党支部书记蒋群告诉记者,“居民区与区体育局、苏州河河道所党支部共建,在水岸茗苑小区铺设了全民健身步道,还与华东医院、长寿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义诊,与长寿慈善超市、瑧意雅创等社会组织共建推出知音人画生活、银发老人暖心等自治项目,都得到居民的肯定。”
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运用“区域化党建资源地图”这一载体,以居民区为点,以周边楼宇为轴,加强了社区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调动了社区单位参与“同心家园”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共通、优势互补。
我格广场作为街道第三网格党建示范基地,积极融入区域化党建工作,成为“区域化党建资源地图”的共建单位之一,近日还携手街道、社会组织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社区公益巡展,既满足了居民文化需求,又吸引更多人为公益事业奉献爱心。
街道从“块、线、点”三方面推进“区域化党建资源地图”项目,块上紧扣“两站一中心”建设,将党建与“工、青、妇”改革相结合;线上紧扣“党建联络员”职责调整,将原先“两新”组织党建联络员下沉到居民区,形成居民区与“两新”党建的有机结合;点上紧扣“35个居民区”辐射效应,实现 “项目需求链”与 “资源供应链”的无缝对接。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姚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