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对宇宙的认知
“五年来,AMS共收集到900亿个带电粒子的数据,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丁肇中说,到目前为止,AMS探测到几个电荷为-2、质量与氦3类似的事例。AMS实验测量的正电子和反质子结果,和暗物质理论也是符合的,但要完全证明找到暗物质还需几年的时间。
AMS的另一个目标是寻找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如果说宇宙起始于大爆炸,大爆炸之前是真空,大爆炸之后应该就有相同数量的物质与反物质。那么,现在反物质到哪里去了呢?由于物质和反物质一经碰撞便会在大气中相互湮灭,因此,反物质不可能在地面上探测到。“根据目前的计划,AMS可以继续工作到2024年,届时我的团队可以拿出更确凿的证据。”他说。
感谢父母“宽松教育”
而在昨晚的媒体见面会上,80岁的丁肇中更是畅谈了他结缘了一辈子的科研情结。首先是父母的“宽松教育”。他依稀记得1943年到1945年在四川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读书的情形,那时日本战机常飞到头顶上,大家都躲进了山洞,他最盼望的就是上学,虽然那时他的成绩并不好,有的学科还上了倒数几名的榜单,但母亲对他的最大要求就是“身体好”,其他就是让他按兴趣自由发展。
1955年,高中毕业的丁肇中在台湾读的是大学机械工程系,一年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但导师觉得他不会作图,不适合读机械工程专业,反而在物理和数学上有天赋,建议他改读物理专业。当他征求家人意见时,母亲只说读机械比读物理容易找到饭碗,但看到儿子坚持改读物理专业时,母亲也就顺从了他的志向。
选人不看学历资历
自从开始研究AMS,每天下午丁肇中都会选择一个没人的地方静静地呆上很长一段时间。他说,这段时间是用来思考的,要想许多复杂的事,包括仪器设备情况如何、测量数据是否精确、同事间的争论孰是孰非。
“我的团队成员来自各国,也有不少人来自中国的高校,如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在许多事情的争论上,大家最终都会听我的,事实证明我没有做出过错误的决定。”丁肇中透露,他选择团队成员几乎不看学历、不看资历,甚至没有学历也不重要,但都必须经过与他的交谈,“不是我提问,这样会一问就击倒对方,而是让对方提问我来回答。我选人一是靠直觉,二是看他对物理是不是真正有兴趣和有天赋。”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