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刻刀
苏剑秋
  苏剑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随着一声:“沈钢,小朋友来了”,我有幸叩开著名画家沈柔坚的家门,由此开始漫长的艺术教育的启蒙。

  在这里第一次读到齐白石、林风眠等顶级大师的原作精品;第一次翻阅西方印象派诸大师的精美画册;第一次看套色木版画的创作过程。那种敬畏无法形容,那种激动不可言喻。到了八十年代初,学校毕业了,手痒痒的,也想动手学习版画,这些年的耳濡目染好像准备好了。先到文具店买了一套所谓木刀专用,回家后在纤维板上试刀后根本不能用,没弄几下刀刃断了。老先生知道,立刻从他专用的工具箱里拿两把一圆一方刻刀交我,试试看。关照我先从黑白木刻开始,不要着急。

  那时经济条件有限,买不起木版画专用的三夹板,就先用纤维板试刻,用毛笔在板上画反稿。然后,开始奏刀,拓印后效果不佳,拿给先生看后,渗油问题严重。原来我用的是油印油墨,要用专业印刷油墨。先生叫我拿一桶回去用用,果不其然拓印效果俱佳。那时上海美协筹备上海版画作品展,当我正忐忑时,可以送展,我顿时明白老先生的一番真情。那天,老同学一个电话打我在郊区工厂时,我真的感动,两幅版画小品入选了。当我步入展厅看到自己的画作挂在墙上,激动不已,手里拿着印有我名字的展览图录陶醉了。

  好事连连。入选市级美展,我和老同学成为上海版画会第一批会员。过去三十多年,至今难忘老先生那清瘦坚挺的背影。对艺术创作的虔诚,艺术理论精到,中国新时期套色木版画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他的作品如《哥德故居》等,上世纪六十年代红遍中国大地。

  到现在我脑海中常回响起师母“小朋友来了”的亲切呼唤,这是一辈子都不会忘却的声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3·15专版
   第A13版:3·15专版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化蝶
海边的曼彻斯特
渔乡小村魁星阁
秋鸿千回灵有信 春梦一去心留痕
刻刀
书法
请来了好顾问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刻刀 2017-03-07 2 2017年03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