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失联 航天器
小云
▲ 2016年7月3日月船1号飞越月球极地的雷达图像 图 NASA/JPL
▲ 金石深空通讯中心的70米天线
  设想有一颗像轿车大小的卫星在绕月轨道上飞行,那么用光学望远镜显然看不见它。最近,美国科学家采用陆基雷达,在茫茫太空的月球附近找到了类似大小的失联航天器。

  据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AL)首席研究员玛丽娜·布罗佐维奇介绍,团队先用陆基雷达寻找美国航天局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这个航天器实际上不是“失联”的,它一直在运行,并将位置信息回馈给在帕萨迪纳的任务控制中心。给它定位更多意义上是为了操练。这也是航天测试中常常实际使用的方式,先尽可能多地消除一些变量,然后再转到更难的任务。

  团队真正要找的,是印度空间研究机构的《月船1号》探月航天器。 它2008年升空,起先好好的,第二年开始却沉默了。乐观的计算推断,它还在绕月飞行,轨道离月面约200公里,周期为2小时8分钟。尽管其轨道参数众所周知,因为确切位置长期未知,所以被正式列为失联。

  寻找《月船1号》是棘手的任务。要说发射雷达光束到月球表面再反射回来,并不算难事,美国陆军信号兵早在1946年的戴安娜项目中就实现了;现在也常常用雷达跟踪一些小行星,但《月船1号》是每侧仅1.5米的立方体,个子这么小,实在是“太空捞针”了。

  使任务复杂化的另一个因素是月球本身重力场的不均匀。这是由月表下方的质量密集区域造成的,能使围绕月球运行的卫星偏离轨道,就像船被湍急水流冲着走一样。

  JPL团队借助宇航局在加州金石深空通讯中心的70米综合天线,向月球发射了高性能的雷达波束,这种波束足以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反射,送回有科学意义的信号。而反射回来的信号,则由坐落在西弗吉尼亚州绿岸的100米望远镜捕获。

  为提高胜算,JPL团队精心安排了雷达波束的指向。飞船最后露面是在月球的极地轨道,因此这里是探寻的重点。2016年7月2日,波束指向了月球北极上空160公里处。观察中,发现有一个物体在4小时内两次穿越波束,提示这就是《月船1号》。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它7次被跟踪到,并由波多黎各的阿雷西沃天文台使用更强大的雷达独立观察而确认。

  “事实证明,我们需要将飞船的定位从2009年设定的原始轨道转向约180度,也即转半圈,”JPL太阳能系统动力学团队经理瑞恩·帕克说,“但它的轨道还是保持预期的形状和指向。”

  JPL团队表示,这次采用的是一家创新公司的雷达技术。以地球上的雷达跟踪这2个航天器成功,开辟了月球探测新的可能性。这为未来月球任务提供了评估碰撞危险的新工具,将航天器的导航或通信安全提升到新的层次。 小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公告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家装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第A28版:康健园
   第A29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30版: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寻找失联 航天器
比Wi-Fi快百倍的“光天线”
人工智能解读 你的涂鸦
机器人“荡秋千”巡视农田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新智A23寻找失联 航天器 2017-04-23 2 2017年04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