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科学家在研制作物检查机器人,让它们去自主执行任务。不过这些机器人大多数是轮式、履带式的,有的容易跌倒,有的容易卡住。另外,将它们放在大田里还可能妨碍其他农业机械的作业。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原型机器人,像猴子那样在作物上方“荡秋千”,悬挂行进。他们将自己的机器人形象地称为Tarsan(“泰山”)。
概念是这样的:在使用泰山机器人的田块,每垅植物的上方会有紧绷的拉线,一路排开。机器人用它的两个“手臂”攀住这些拉线,摇摆着前进,一路用内置的照相机拍摄下方的作物。一行巡视结束,它换个手,攀附到下一行拉线,开始沿路返回。这个过程重复多次,直到整个地块都看遍。
机器人拍摄的照片送回到农民的笔记本电脑,由相应的算法分析图像,作出判断。农民不必在大田花费时间,就能发现植物是否有脱水、疾病或其他问题的迹象。
双臂悬挂,高高在上,Tarsan机器人的确让人联想到人猿泰山,不过实际上它似乎更像只懒猴。它设计得非常节能,动作舒缓,一点也不风风火火。最终的目标更是完全靠太阳能供电。
“它可能是在野外,由太阳供电,沿路摆动前进,不需要电池,不需要充电,” 项目领衔者之一的乔纳森·罗杰斯博士说,“让它在野外过一个月应该不是问题。”
附图是泰山在实验室测试的场面。团队接下来将在位于佐治亚州阿森斯附近的大豆种植场进行现场测试。
稼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