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多数的人都是怀着爱的渴望走进婚姻,也希望在婚姻中实现更多的情感、尊严、梦想的满足,但婚姻怎么一不小心就成了爱的坟墓?为什么我们不能小心守护?即便分离,为什么不能在平和的气氛下互相道别,感激彼此曾有缘能共同享有过一段美丽的时刻?
心理学家探讨出,盘旋在我们脑中的想法(包括正面及负面)并没有生命,它们的重要性和注意力都是因为以自己的想法为中心,从自己的内心产生出来的。譬如相同的事件或人会因个人注释的改变而引起不同的感觉。如夫妻个性相反,负面的观点认为是“不合”,正面的观点则是“互补”。在美满的婚姻中,婚侣们会利用彼此不同之处来互相学习以及扩展他们的生活领域;然而在不良的婚姻中,双方或一方既不懂尊重对方的独立自主性,也拒绝欣赏对方的相异处,只是视配偶为一己之物,用各种方式反复地袭击对方的意志,进而达成改变对方及控制对方的目的。然而,这种做法不但会落得徒劳无功,也极易引发冲突,导致伤害。
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将物理学上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用在人际关系上;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一个人的心态会改变他身边的人的行为。别人在你身边的行为,决定于当时你启动了下列两个互动循环中的哪一个。
这两个循环都是从想法开始的。如果以善意去接近别人,别人也会用更开放的态度来倾听你说话,也会有更愿意合作的回应。这么一来,会把别人最好的一面给引发出来。也就是一方的好意会带出另一方的善意,于是制造出一个正面亲密关系的循环,使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减到最低。
但如以易怒或攻击的态度去和别人互动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把别人最坏的一面给引发出来,造成一个恶意的循环。大家都会在有恶意的人面前心存防备。
当夫妻双方的相互依附是在充满戒心、互相威胁的气氛中形成,关系就会变得非常恶劣。虽然如此,因碍于面子或是基于法律不健全,在财产和子女的分配上无法得到合理的保障(多属女性),以及在面对不可测的未来时,怕这一步跨出去,万一不能度过未来的挑战,将如何自处?所以,在可以做出决择时,仍是举棋不定,难下决心结束早已破裂的婚姻关系。
由此产生的焦虑感,也常为夫妻间的恐吓术提供了最重要的武器。最可怕的情况是,抓住了对方弱点得逞的一方,既不离婚,又无意改善夫妻关系,情愿彼此互相折磨,互相伤害,互相欺骗,任其腐败下去,甚或不可救药,直至同归于尽。
我觉得婚姻演变到这种地步,是人的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