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舞蹈实验剧场是上海市舞蹈家协会自2011年起为本土青年编导搭建的一个创作、交流平台,旨在为一些具有潜力或实验性的作品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基础创作平台,并在演出获得反馈后继续对作品进行打磨和完善,促进和繁荣中小型作品的创作,为上海的舞蹈创作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昨晚,中国首部以多媒体实时交互技术打造的现代舞剧《富春山居图传奇》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亮相。作为本届“上海之春”新人新作板块率先亮相的舞蹈作品,该剧将真人舞蹈轨迹融于水墨意境中,以抽象的身体语言叙述了“富春山居图”的传奇。
舞蹈实验剧场《富春山居图传奇》是根据汪浩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由上海青年舞蹈编导苗小龙、赵慧萌、陈琪、朱凯旋携手共同打造的一台实验性的舞蹈剧场。上篇《撰·心》舒意自广、游心无垠,显现了画家在画中寄托的远思。而下篇《绘·世》则更写实地记录了一代代收藏者为其付出的艰辛。全剧以对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六百多年的传奇历史的认同感为创作背景,通过现代人的视角和抽象的演绎,利用舞蹈与多媒体的人影互动技术,用现代舞者师法自然且调动自如的肢体,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 “气韵生动”、“写意写心”的独特的艺术境界及中华艺术源远流长的深厚底蕴。
“既然是要表现中国名画的流传史,自不能脱出水墨意境的范畴。”创作之初,青年编导苗小龙就确立了要让真人舞动轨迹同步幻化为水墨投射于幕布的想法。将轨迹化为水墨,不难;将水墨倒映于幕布,也不难;难的是,让舞者和水墨同步。“现在的技术最快也有1秒的延时,这1秒只能通过调整舞动节奏的快慢来弥补。”苗小龙不愿意为屈服技术而牺牲对主题的表现力,为此,青年团队埋头于排练室测试了几百次,只为寻到艺术表现和真人同步的最佳节奏点。
昨晚,这幅以身体和水墨共同画就的“富春山居图”,让不少观众感觉新奇又意犹未尽。之后,新人新作的舞台上还将涌现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