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支精简的小团队,在成立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内,不仅管起没人管的“模糊地带”,还让许多“扯皮”的问题得以解决,为C919成功首飞扫除多个“障碍”。
101架机管理团队队长由立岩告诉记者,“在国外,一架试飞飞机就有一个架机团队。所有架机团队成员的工作,就是围绕一架飞机转,朝着特定目标组织技术活动。”团队成员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分工,寻找101架机的问题,并“追着”相关部门处理直到解决。
作为团队里唯一的女生,唐茜入职不久就从“娘家”——场务保障部来到架机管理团队,负责场站管理。刚开始的时候,每涉及到自己部门,就忍不住想为他们开后门、找理由。直到后来,她发现被指出的不足,都通过架机团队协调解决了。这对她触动很大,她很快转变立场,该把“枪口”对准自己部门的时候,毫不含糊。
对于职责不明确的事情,架机团队也总是第一个主动牵头。在成立两个月后,队长由立岩发现,试飞员的伞包、头盔等应急救生装置,谁都知道要有,但谁去置办并没有明确。站在工程部部长这一身份,他也会有“这不是我部门职责”的想法。但一想到自己也是架机团队队长,他将机务部、场务部、工程部、运行部四个部门召集起来商量,梳理出了“工程部提需求、机务部采购、场务部保管”的解决方案。
首次尝试在C919型号上成立架机团队,在试飞中心总工程师王伟看来,既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组织手段的创新: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围墙,扯皮的少了,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多了。 本报记者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