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冬季的“阳光”心态
史益华
  文/史益华

  老年犹如人生的冬季,此刻,哪怕一丝阳光的映照也意味着温暖。面临日趋体弱多病且家庭矛盾又居多的现实,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更值得关注。由此,让老年人心态“阳光”起来,已然成为如今的社会命题。

  让心态“阳光”起来,当然需要“呵护”。这“呵护”指的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不说大的政策倾斜,小的仅举一例:如每月一次组织生活的场所,不少单位离退休人员或借里委活动室,或选公园、纪念馆,或因探访索性就在某一同事家活动,条件皆不理想。让老年群体的心态“阳光”起来,应当让他们的活动空间固定并亮丽起来。据闻,我原工作的系统拟让一家宾馆辟出专门场地,为老同志活动提供好的环境。这种“呵护”,显得十分及时。

  让心态“阳光”起来,其次需要“贴心”。“贴心”,就是知根知底,充满温暖。身边有这样的故事:一位老人家庭遭遇不幸,陷入极大的痛苦中,未料与其邻居的支部书记来了,陪她谈心,如同姊妹一样挽着她的手渡过难关,至今每晚还有一个电话问候,让她每每谈及,总是如沐春风。让她的心“阳光”起来的,是不是亲人又胜似亲人的“贴心”,而这“贴心”往往来自热心人、公益者和组织。只有为每个老人营造一个能获得关心,在关键时刻又能获得帮助的温暖的环境,“贴心”才会时时伴在老人身边。

  让心态“阳光”起来,关键需要“历练”。源于内心,才为坚强。老年人要重视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自己良好的情绪,这样才能让自己内心透出“阳光”。我知道的一位老前辈,家住嘉兴,年前小中风。他年龄大但不气馁,遵医嘱调养、锻炼,如今身体渐好,家里又从旧屋搬入新房,日子过得很开心。我的一位退休不久的同事,家里也遇困难,但他有一手摄影的绝活,平时或被大家叫去帮助拍照,或为众人开讲座,有求必应,来者不拘,热情待人,颇受称赞。自己“阳光”了,更可以“阳光”别人。事实说明,“阳光”心态也是需要历练与追求的。

  有外部环境的春风拂面,有内心自我的热情似火,老年人打开“阳光”心态岂不是水到渠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点兵朱日和
   第A03版:点兵朱日和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话题/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第A22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6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珍藏永久的照片
住杂物间的老人
书法
人生冬季的“阳光”心态
老人老话(六十七)
二维码扫描关注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A30人生冬季的“阳光”心态 2017-07-30 2 2017年07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