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网友质疑道路设计 最高检介入查渎职
~~~网友质疑道路设计 最高检介入查渎职
~~~网友质疑道路设计 最高检介入查渎职
~~~网友质疑道路设计 最高检介入查渎职
~~~网友质疑道路设计 最高检介入查渎职
~~~网友质疑道路设计 最高检介入查渎职
     
2017年08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秦岭一号”是夺命路?
网友质疑道路设计 最高检介入查渎职
李一能
  8月10日深夜,陕西安康境内京昆高速秦岭一号隧道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客车撞上隧道入口处的山体洞壁,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伤。日前,一组事故现场照片通过网络流传。从照片可见,隧道入口三条车道中最右侧车道的尽头赫然就是山体洞壁,有网友因此质疑道路的设计,指其存在安全隐患,并称这是一条“夺命断头路”。这起事故是否真如网友所言与设计有关?记者就此采访了交通安全专家。

  隧道入口形态奇怪

  从现场高空俯瞰照片可以看出,秦岭一号隧道入口有三根车道,两条为主干道,一条为高速公路休息站出站匝道。在进入隧道前,三条车道并为两条,通过标线将车流引导进入两车道的隧道,但最右侧车道的尽头就是隧道口山体洞壁。

  大部分网友都认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应该是驾驶员操作不当,如果严格按照道路标线行驶,车辆是不会撞山的。但也有网友表示,该隧道入口的形态非常奇怪,一般的高速公路不会出现车道延伸尽头是一堵墙的情况,虽然路面有标志标线引导,但如果司机走神,沿着最右侧车道直行的结果就是撞墙,因此在道路设计上可能存在失误。有驾车在这一路段上行驶过的网友表示,从远处的确很难发现隧道入口的道路突然收缩,一直要开到入口附近才能注意到地面标线的变化,所以走这段路千万不能走神。

  管理可能存在问题

  另一些网友则认为,高速公路交付使用代表已通过了国家验收,设计上应该没有问题,但通常车道“三并二”的节点会放置一些防撞水箱或临时护栏进行隔离,从视觉上提醒司机道路正在收缩,但从事故现场的照片上并没有看到这些设施,因此有网友认为该路段在交通管理上可能存在问题。

  且待调查自有公断

  记者就此采访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王雪松教授。他表示,仅凭着几张图片很难对事故原因定性。他也曾参加过重大事故的调查,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不便现在妄加评论。对于事故引发的争论,王教授表示,公众对交通安全存有关切之心肯定是好事,现在事故还在调查阶段,是非届时自有公断。

  目前,国务院“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组已经成立,最高检也已派员介入调查组开展工作。最高检反贪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最高检和陕西省检察机关组成的检察调查专案组,将依法严查事故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4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第A45版:旅游资讯
   第A46版:旅游资讯
   第A47版:旅游资讯
   第A48版:旅游资讯
今起严打“创业、就业”传销骗局
“秦岭一号”是夺命路?
相关省区市表示将立即整改
搜救者
“以房养老”骗局涉事公证处停业整顿
广告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5“秦岭一号”是夺命路? 2017-08-15 2 2017年08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