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健康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将止秋未满 祛燥解乏并举
石克华
  俗话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此时暑热将尽,但余热未了,秋燥开始,秋凉渐增。秋应肺,主收,秋季阳气渐消,阴气生长,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养生保健贵在补肾填精养肺。

  祛秋燥  秋季主“燥”,肺喜润而恶燥,燥更易伤肺,秋燥主要表现为口鼻干燥、口渴咽哑、咳嗽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中医认为初秋以温燥为主,宜疏风清热、养阴润燥。桑叶、麦冬、枸杞子代茶饮,或用菊花、金银花代替桑叶。深秋以凉燥为主,宜疏风散寒、养阴润燥,苏叶、麦冬、枸杞子代茶饮,脾胃虚寒者加生姜、红枣。

  除了多喝温水,或蜂蜜水,柠檬水,淡茶水外,建议多吃具有清肺润肺作用的蔬菜水果,以白色食物为主,如雪梨、百合、银耳、荸荠、藕、山药、白菜、白萝卜等,或百合荸荠雪梨羹、雪梨白萝卜汁等。

  解秋乏  “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季耗气伤阴,秋来乏力。秋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脾虚湿盛:主要表现为身重乏力,舌体胖大,舌苔腻,体质偏胖。应多食薏苡仁、白扁豆、莲子、山药、红枣等健脾化湿之品。

  推荐食疗方:莲子薏米山药红枣粥,或加入黄芪、茯苓等中药食材补气健脾化湿。

  气阴不足: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口干咽燥,舌红,苔少,体质偏瘦。

  推荐食疗方:黄芪枸杞炖乳鸽或黄芪枸杞炖老鸭、人参黄精炖瘦肉。

  推荐茶饮:西洋参、麦冬、枸杞代茶饮,补气养阴。

  石克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09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 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6版:亲子阅读/ 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妇科医生告诉你如何安度更年期
“中年危机”变契机取决于心态
夏将止秋未满 祛燥解乏并举
5岁后尿床是病 切莫错怪孩子
广告
新民晚报健康养生/康健园A28夏将止秋未满 祛燥解乏并举 2017-08-27 2 2017年08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