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新民法谭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组织作弊 培训公司负责人获刑
江跃中 汤峥鸣 朱万新
  本报讯 (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汤峥鸣 朱万新)为谋取不当利益,从事考试培训生意的宋某打出考研培训“包过”承诺,招揽考生,而所谓“包过”竟是组织考生以作弊方式通过考试。在去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宋某等人组织考生作弊时,被考点监考人员查获。9月13日,黄浦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宋某等3名被告人均因犯组织考试作弊罪,分别被判处2年至10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7万元至3万元不等。

  今年31岁的宋某,2011年曾因制作假学历资格证书,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判缓刑。大学肄业后,宋某在合肥开了一家教育培训公司,做起了各种考试培训生意。去年8月,正值考研培训招生旺季,宋某动起了歪脑筋,策划以作弊使考生通过考试,以此牟利。

  宋某在网上发出考研“包过”的小广告信息,并与吕某、芦某达成约定,以每名考生1万元和1.5万元提成的方式,由吕某、芦某帮助招生。此后,吕某、芦某以1万元到5万元不等的价格,招到9名考生。通过报名操作,这9名考生以上海某园林绿化公司员工的身份,选报了上海理工大学考点。

  去年12月10日,宋某等人出资从安徽聘请培训老师,并在北京昌平区某山庄租用教室组织考前培训。当天的培训共有50余名考生参加,培训内容包括两篇中文作文和两篇英文作文。在这些考生中,凡是报名“包过”培训的考生,宋某等人则表示考前将发放专用的作弊工具并进行培训,宋某等还特意关照考生不要互留联系方式。

  12月16日,宋某托人将10余套作弊器材带至上海,每套作弊器材包括米粒耳机、显示器及连接线等。开考前一天,芦某等在一家酒店客房内,向考生发放了作弊器材,收取每人1000元押金并教授了使用方法。

  12月24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考。考试当天,上海理工大学考点的监考人员发现有7名考生使用作弊器材,并有人在考场外传送答案,监考人员立即向警方报案。民警赶到考场后,将作弊考生带回调查,发现宋某等人有重大嫌疑,遂进行网络追逃。

  得知东窗事发,宋某等人将部分“包过费”退还了考生。经查,9名报名“包过”的考生中,有2人因害怕而未使用作弊工具。今年3月,宋某等人相继被警方抓获。今年8月,黄浦区检察院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将宋某等人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认为,宋某等3名被告人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其行为已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依法应予刑事处罚。鉴于3人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从轻处罚。但结合本案事实、作案情节及社会危害性,对3人均不适用缓刑。据此,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万元;吕某被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芦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家装之窗
组织作弊 培训公司负责人获刑
二房东“空手套白狼”多方骗钱
公司内鬼“偷梁换柱”套取推荐奖金
大量老人突然银行排队取钱 警方及时阻止骗局
事故肇事方不提供相关材料怎么办?
新民晚报新民法谭A29组织作弊 培训公司负责人获刑 2017-09-22 2 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