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奶奶是养老院内目前年龄最长者,今年94岁。她说:“我现在最大的快乐和称心,是这里有一帮说说笑笑的老伙伴,一点不寂寞,更有一帮护理周到细致的小伙伴,一点不操心。前一阵子儿子怕我不适应,要接我回家住一阵子,我一直没答应。”隔壁的张大伯也笑呵呵地赞扬道:“护理员们善用温度传递的服务,既专业又到位,使每位入住的老人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式的关爱。”
为什么这里的普普通通护理员会备受老人们的称赞,有的还被老人执意认作自己的干儿孙辈?笔者来到楼下一层,正好遇上一批35岁左右的新进护理员正在实习,这里是和孝养老服务集团旗下的“上海四方智汇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养老院对从全国等地招选来的护理员,进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培训。他们还自编了《养老护理常用沪语》,这在全国养老护理行业属首例。
人上了年纪,保命和长寿是第一位的。长寿家园养老院主动去做一些衔接工作,一方面与临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空中廊道,实现“医养一体”,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到了院内开设护理站的医疗资质,对入住的老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护理包服务,对一些主要的老年病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最近又初步落实了云医院的远程医疗方案,给老人们提供基于020的大病线下特色门诊服务。在视频服务项目中,还为老人提供电子处方,方便老人配药。再一方面充分发挥护理员日常的专业护理和照料作用。
78岁的陈奶奶有高血压、冠心病史,今年2月刚入院时需用助行器辅助行走,进食量很少,以前家里的保姆只是照顾生活起居,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入院后,护理员配合医生对她积极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并从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上帮助她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个月过去了,陈奶奶现在行走不用助行器了,每天进食量已达正常的80%,气色和心情越来越好。
院内二楼专设了“认知症照护”课题研究区域,为认知障碍老人、失能老人的照护提供专业服务。有27年养老护理经验的院长陈荣花介绍说,认知症照护不仅要照料老人的生活、用药和保健等方面,还要应对老人心理状态异常的行为举止,通过护理帮助减轻恐惧感,缓解焦虑,避免受到伤害或伤害他人。
养老院还积极与上海市老年基金会、觉群文教基金会、上海九九关爱艺术团等建立联谊共建关系,坚持开展“送欢笑进养老院”等文艺活动和公益宣传活动。最近推出了为附近孩童提供“爱心公益”活动场地的晚托服务等,让院内的爷爷奶奶能尽情享受孙辈绕膝的天伦之乐。 李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