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在南翔老街
葛秋栋 魏滨海
  文 / 葛秋栋 魏滨海

  说起南翔老街,人们忘不了云翔寺的玲珑双塔,蜿蜒古老的槎溪,明代的古典园林,还有青砖老屋、石阶拱桥和带着湿漉漉青苔的小巷。然而,还有另一种忘不了的记忆,这就是吃在南翔老街。除了被誉为“上海名点”的南翔小笼包,同属南翔“四宝”的还有肥羊大面、罗汉菜、郁金香酒,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传统美食。

  花样百出的传统美食

  充斥老街数不清的传统美食,门店毗邻,花样百出,但各具特色,令人驻足。

  老街云翔寺大门左侧人民街上的 “古井流香”,是一家经营糕点的食品店。二十来平方米的店堂里竟陈列着数十上百种糕点,软糯香脆、红绿黑白,应有尽有,随时都会勾起你的味蕾。由于花色多、质量好、生意旺,老板还把“古井流香”的糕点做到了淘宝网。一次,一位广东来此旅游的书法家,吃了“流香”的糕点,就喜欢上了“古井流香”的点心,主动挥毫,为店家写了一幅“古井流香”的店招。“古井流香”几个字写得龙飞凤舞,很有腔调,如今成了这家糕品店的镇店之宝。

  人民街一直往前走便与共和街相接,两条街总长不到两百米,却有上百家各类食品店。人民街上有汤团店、周哥烤猪蹄、大昌成南货店,有绿豆糕、小馄饨、还有经营各色山楂食品的专业店,特别是街头的草头饼和萝卜丝饼,立刻让人想到苏轼“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的诗句。共和街上不但有豆腐花,还有铁板豆腐、油炸臭豆腐、江苏阜宁糕点也有特色。有一家江西老板开的酱菜店,店面虽然只有十来平方米,品种可谓“酱菜大全”。据店员介绍,这些酱菜有部分是从老板家乡江西运来,也有部分是自己腌制,质量好,卖得也好。我们走到一家炒货店,店里的炒货各色俱全,质量也不错。卖的白果,又白又大,花10元钱可买3斤,真是价廉物美。

  满街生香的小笼包

  南翔老街的吃,首推当然是南翔小笼包,皮子薄、汤汁浓、味道好,堪称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精品。

  小笼包在南翔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小笼包和南翔镇几乎是可以互换的名词。其之所以历经几代传承,经久不衰,就在于它有一整套规范的制作技艺。肉馅的选料、配方、搅拌以至于揉面、擀面都十分考究。据说,做小笼的肉皮冻完全不用味精,而是用隔年老母鸡炖汤,煮成肉皮冻,然后拌入肉馅。出笼时小笼包呈半透明状,十几道褶子均匀清晰,赏心悦目。拨开小笼面皮,馅内汤汁满满,滑爽不腻,鲜美可口,食时满口生津,佐以姜丝、香醋,配上一碗蛋丝汤,或是上海酸辣汤、菠菜鱼圆汤之类,其味更浓。许多游客老街逛累了,下午二三点钟便进得小笼店,选个沿河靠窗的雅座,要几笼小笼包,再加几壶特配的竹茶或是桂花茶,清香扑鼻,慢慢品尝,除了可口的美味,另有一种莫名的优雅。

  当然,满街的小笼店,少说也有几十家,而且门口都写着“正宗南翔小笼”,对于不熟悉南翔的游客只能误打误撞,难免也有不称心的。据熟悉南翔老街的朋友介绍,老街吃小笼有几个好去处,生产街的老街小笼馆,人民街的集美楼、日月潭、长兴楼,共和街的南翔公馆,还有古猗园旁边的古猗园餐厅,这几家门店之所以在南翔颇有名气,说到底还是制作技艺规范,端上来的小笼无论外观、味道、服务都有较好的口碑。而且,小笼品种除了肉馅,还有蟹粉、虾仁,有的还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吃起来更为香口。

  季节名点羊肉面

  之所以说是季节名点,是因为上海人习惯于冬天吃羊肉,壮阳补温,所以秋冬季节南翔老街的吃食店尤其推崇羊肉面,吃的游客也特别多。当然,平日里羊肉面也是热门食点,想吃,各酒菜馆都有供应。

  老街沿河八字桥东堍就有一家面馆,店里主营羊肉面兼营小笼包。因为火功独到,小有名气,平日里总是顾客盈门,每逢重阳节后,店家还会贴出广告招徕食客。听镇上老人说,羊肉面也叫肥羊大面,是老镇上的传统美食。不少南翔人一早有上老街茶馆的习惯,泡一壶茶,听一段书,闲谈一刻,便上面馆吃碗羊肉面。昔日,南翔镇上的肥羊大面可与邻镇江桥、真如的羊肉面相媲美。

  南翔羊肉面好,首先是用料考究,选用不剥皮新鲜羊肉剔除筋骨,再佐以上好酱油、冰糖、茴香桂皮等多种调味料,煮时先用旺火后转文火慢慢焖透,直至烂熟。汤汁浓郁,膻气全无,咸甜相宜,肉质酥甜但不腻。另有一种是白切的羊肉面,羊汤面加上白切羊肉,既有汤面腻滑可口,又有白切羊肉的酥香清淡。总之,不管你怎么吃法,羊肉的味道很重,很香。有时间一定要到南翔吃吃这里的羊肉面或者外卖一些羊肉带回家吃,都会让你觉得有滋有味,久久不忘。

  留住记忆的南翔特产

  “南翔四宝”除了小笼包、肥羊大面,还有罗汉菜和郁金香酒。

  南翔的罗汉菜,因菜叶状如层层叠叠的罗汉而得名。这种菜入口略苦,回味清香,是上海市民喜食的野生蔬菜。上海郊区每年10月左右在采完棉花的地里,它萌芽生长,第二年春天方可收获,故十分珍稀。特别腌制成咸菜后,清新芳香,味美可口,开胃解腻,祛暑解热,是佐餐醒酒的佳品。据说还有益气、利肝、明目的功效。清代罗汉菜曾作为朝廷贡菜,还在国际博览会上获过大奖。难怪南翔人视为一宝。

  郁金香酒最早起源于明代,但皆为民间私酿。至清康熙年间,才由南翔石友诚糟坊成为郁金香酒的创始店。该酒用嘉定地区上白元糯米经过发酵,配以郁金、木香、当归等二十多味中药以特殊工艺酿制而成。酒呈琥珀色,紫红透明,浓度高,醇厚甘甜,有益气开胃,补肾强身,舒筋活血,通便去湿等独特功效。由于酒中含有郁金和木香等药材,又合唐代诗人李白名句“兰陵美酒郁金香”,于是就得名为郁金香酒。清光绪时,户部尚书王文韶也在老家南翔开办有宝康酱园。一次王文韶回家省亲,将酱园自产的郁金香酒带回京城献给宫里,慈禧太后喝了大加赞许,从此该酒被定为贡品,郁金香酒也因“色香味俱全,名驰京园”。

  1937年,郁金香酒参加德国莱比锡博览会,便荣获国际金质奖。1991年郁金香酒获最受欢迎商品金奔马奖。2009年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被评为上海老字号。

  真可谓百年佳酿,誉满全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8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0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好吃周刊
   第A26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A28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重阳节敬老家宴菜
吃在南翔老街
新民晚报我家厨房/好吃周刊A26吃在南翔老街 2017-10-26 2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