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大”愈演愈烈
曾经的最大在野党民进党解体和在野党分化,导致一强多弱格局愈演愈烈。
民进党选前陷入颓势,时任党首前原诚司决定将民进党并入小池百合子领导的希望之党。民进党众议员一分为三,一部分加入希望之党,一部分新组建立宪民主党,另一部分以无党派身份参选。
选举后立宪民主党虽成为最大在野党,但所获议席仅55个,是几十年来最弱势的最大在野党。而选前呼声很高的希望之党选情逆转,所获议席数尚不及选前。
《朝日新闻》报道,民进党在众议院选举后尚有46名参议员和18名以无党派身份当选的众议员,确立了继续存在的方针。民进党前党首冈田克也等人成立“无党派之会”,摸索与立宪民主党和希望之党的合作。但立宪民主党对合作持消极态度,希望之党则因选举失利导致党内矛盾激化,民进党分裂后产生的三股势力短期内尚难合作。
存在不稳因素
执政联盟大胜增强了安倍长期执政的自信,他将继续谋求在明年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连任,并展现出加速推进修宪的姿态。但分析人士认为,安倍看似春风得意,立场由守转攻,并不意味着他已完全解决政权面临的问题,也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
首先,自民党与执政伙伴公明党的关系变得微妙。此次选举公明党惨败,议席数创2012年以来最低,与自民党产生芥蒂,在修宪问题上原就存在的分歧愈发明显。
其次,安倍内阁内部存在不稳定因素,一众阁僚频繁失言导致内阁支持率走低。
第三,安倍涉嫌为好友输送利益的森友、加计学园丑闻远未收场。自民党想削减在野党在国会的质询时间,遭在野党痛批。日本法学馆宪法研究所所长伊藤真认为,国民决不允许问题就这样落幕。 王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