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让建筑可阅读、街道宜漫步,本市千余幢历史建筑将统一设置二维码~~~
让建筑可阅读、街道宜漫步,本市千余幢历史建筑将统一设置二维码~~~
     
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建筑可阅读、街道宜漫步,本市千余幢历史建筑将统一设置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导游”更周到
俞亮鑫
武康大楼
市民在上海音乐厅前扫码
亚细亚大楼及其二维码
  每年有逾3亿人次的国内游客和约870万入境游客来到上海,这一数字在全国位居前列,令人自豪。走在武康路、陕西北路等历史文化名街上,人们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能马上知晓有关这些百年历史建筑的人文故事。昨天,市旅游局又传出消息,上海千余历史建筑和风貌区将设置统一的二维码,进一步使“建筑可以阅读,街道适宜漫步”。

  历史建筑变“活”

  早在2014年,徐汇区湖南街道就尝试在历史建筑的铭牌上设置二维码,人们在宋庆龄、黄兴、巴金、柯灵、张乐平等名人故居外,一边漫步一边就可通过扫一扫二维码,让手机直接变成“导游”,使沉默无语的历史建筑一下子“活”起来,这里有图文、有音乐、有故事、有情怀。在张乐平故居内,二维码设置多达19处,人们可一路参观一路扫描,细细了解画家的艺术生涯。据悉,徐汇区目前已完成近80处优秀历史建筑二维码的设置工作,基本涵盖了武康路、复兴西路、衡山路等主要街道及徐家汇源的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

  静安区陕西北路上的21处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也在去年底全部设置了二维码,当人们路过宋家老宅、荣家老宅、何东公馆、马勒别墅、怀恩堂、西摩会堂等百年建筑时,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知道相关的历史故事,使这条永不拓宽的马路变成了一个没有围墙、全天候开放的数字化博物馆。

  外滩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南京路则有“十里洋场”之称,黄浦区为外滩22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南京东路街道的国际饭店、大光明等40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10座里弄设置了二维码,让中外游客在阅读建筑、漫步街道时有更好的体验。

  虹口区也开发了“黄金时代”“虹口方舟”等一系列城市微旅行线路,游客可边漫步边了解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

  完善仍需努力

  “梧桐树下老洋房,老弄堂里石库门,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如今通过二维码等智能技术,进一步变得“可看、可听、可读”了,上海的历史文化气息因此而更浓郁了。

  应该说,各区所设置的二维码各具特色、各显神通,对上海的文化建设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整个上海来看,由于这些二维码设置来自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因而也存在着标准不同、重点不同的问题;有的二维码经多年风吹雨打,已显残破缺失。文化、旅游、房管、区、街道的多头制作,也使二维码看起来五花八门,没有统一标准。有的重图文,有的重视频、音频;有的只做文物建筑,有的只做优秀历史建筑;有的是一条街区一个公众号,有的则是一幢建筑设一个二维码。因此,如何建立统一兼容的标准,如何规范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格式等基本要素,成为有待解决的课题。有专家指出,在行人较多的马路上,有些二维码其实更适合做音频,否则有人低头看图文和视频,不利于行人安全,还容易引起交通堵塞。另外,做成什么格式也应因地而异。

  市旅游局表示,将完善和推进历史建筑的二维码设置工作,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首批二维码导览系统设置工作,主要范围包括:前四批历史风貌保护区(44个)和街坊(77个),前三批优秀历史建筑(1098个),全国、市级名人故居(265个)和标志性建筑。可见,上海进一步推动二维码设置工作的力度很大,这将让整个城市变得更有历史魅力和人文情怀。一段段悠远的回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将通过更标准的二维码向人们倾情诉说。  

  本报记者 俞亮鑫

  马上评

  只是第一步

  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精神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积极推进、落实建筑文物向公众开放已成当务之急,从这个角度看,在历史建筑外墙上设置二维码还只是第一步。

  积极创造条件并逐步实现建筑文物对外开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的历史建筑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还不能对外开放;有的历史建筑长期关闭,或已成为某些单位的“私产”;有的历史建筑甚至在国际博物馆日也不能做到象征性地对外开放。因此,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设置二维码,既有利于公众了解历史建筑,对某些单位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历史建筑应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规定积极落实向公众开放,而不该无理由拖延和拒绝开放。当然,如何开放值得研究,有些需要创造条件,有些适合局部开放,有些只能在节假日开放。但困难再多,也应尽快满足公众走进“历史老屋”的愿望。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公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A24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A25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A26版: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专题
   第A28版:车界车市·广告/汽车周刊
   第A29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3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广告
手机“扫一扫” “导游”更周到
新版话剧《长恨歌》今晚上演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6手机“扫一扫”
“导游”更周到
2018-04-25 2 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