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演出热情高涨
无惧罕见高温
吴翔
  罕见的“热”情

  “这是上海歌剧院历史上,出访演出人数最多、距离最远的一次。”范建萍说。上海歌剧院200多名中国艺术家,通过换乘海陆空各种交通工具,辗转26个小时,让萨雷马岛立即洋溢起节日的气氛。除了演职人员,三台节目的舞美运输体量也很惊人,为了保证按时抵达,2个40尺高柜集装箱从5月就开始起航。一路艰辛,却满载中国人的热情。

  有意思的是,上海艺术家的热情,居然点燃了当地的气温。对于一个只有暖气,没有一户人家有空调的萨雷马岛来说,30摄氏度的高温,足以拉响高温预警,而上海歌剧院抵达后,气温竟然飙升到近40摄氏度。这也是歌剧节创办二十多年来,从未遇到过的极端天气。主办方几乎把岛上所有的电扇都调集到了现场,依然是杯水车薪。演出当天,上海艺术家在灯光的炙烤下,身着礼服,尽管汗水已经湿透了内衣,但依然优雅地完成演出。

  未来的两天,舞美团队还将在两天时间内,完成三场完全不同内容的翻台工作,又是一场战高温的硬仗。许忠说,“这些困难我们也都是第一次遇到,但都可以克服,因为我们是为音乐而来,为友谊而来。”

  赠送中国结

  跟随上海歌剧院一起,千里迢迢来到岛上的还有100枚中国结,它们被作为礼物送给歌剧节的主办方。

  如此有中国特色的礼物,被装点在歌剧节现场的各个角落,走廊、咖啡厅、休息室……《卡门》开演之前,观众就已经被大红的中国结所吸引,尤其是小朋友不停地询问,“这是什么?这是怎么编的?”

  中国的艺术家带来了中国结,歌剧节的主办方也给了中国的艺术家惊喜。“我们第一天到,刚刚踏进酒店,就看到了酒店外为我们悬挂起了五星红旗。”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吴洁说,“在剧场周边,也随处看见我们的国旗,这让我们觉得很温暖,也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为了满足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上海歌剧院和歌剧节主办方还联手,在剧场边推出了一个小型的上海图片展,有城隍庙的灯展,也有流着汤汁的小笼包,还有东方明珠、中华艺术宫……观众在欣赏歌剧之余,还能看到上海这座城市的各种流光溢彩。另外,上海歌剧院还通过网络平台,推出了一系列关于萨雷马岛的竞猜活动,也让上海更了解这座美丽的海岛。

  特派记者 吴翔

  (本报萨雷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4版:引发社区/金色池塘·广告
海派卡门唱响波罗的海之畔
演出热情高涨 无惧罕见高温
自由与爱情 哪个更珍贵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5演出热情高涨
无惧罕见高温
2018-07-20 2 2018年07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