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热土俱欢颜
秋分当天,作为全国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六个分会场之一,浙江庆丰收主会场庆祝活动在安吉余村举办。在农民的欢歌笑语中,城里来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感受这片“两山”热土的欢乐。
在余村文化广场上,丰收庆典正在上演。台上的大多是农民,他们卖力地跳,尽情地舞,表达着心中的欢喜。而在广场对面的农家乐里,则坐满了前来观看庆典的村民、游客,近的来自周边村庄,远的来自杭州、上海、江苏等地。他们边看表演边卖山货,农家乐老板娘赵大姐忙得不亦乐乎。城里客人来了,山核桃、梅干菜等农产品都成了抢手货……台上几个节目表演下来,赵大姐摆在院子里的山货也基本卖光了。
“浙江特色精品农业起步早,发展农旅融合也早,因此安吉作为全省庆丰收的主会场,尤其要展现这些元素。”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说,这些年全村一方面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山林效益,另一方面保护青山绿水,关掉矿山,发展民宿、农家乐。如今村民庆丰收,不单是庆祝山林稻田里的丰收,更是欢庆农旅融合带来的致富增收。
尽享丰收的喜悦
眼下,稻谷飘香,瓜果满枝,一派丰收景象。临安的山核桃香气扑鼻,临海的蜜橘丝丝甘甜,云和的农户割下今年第一茬有机稻谷,迫不及待地碾米煮饭,品味丰收的香甜……在这个属于农民的节日里,全省各地正以丰收为主题,以节庆为主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真正让农民从中享受丰收的喜悦。
在我国,自古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很多地方也因此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在嘉兴南湖,当地人穿上古装擂大鼓、敲铜锣、舞长龙;在丽水景宁,畲族姑娘穿上传统服装,唱起当地最具特色的敬酒歌,以酒庆丰收;在舟山普陀,古铜色肌肤的渔民跳起质朴的舞蹈;“舟山风”渔民号子队唱着“金银满仓”号子向大海祈祷丰收……
鼓起农民“钱袋子”
这些年,生产好农副作物,成为了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丰收节当天,在温州苍南岱岭乡富源村,来自苍南县的农副产品企业代表纷纷摆起了摊位,亮出自家的特色产品,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选购。
在“丰收集市”上,由苍南县松山青年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明坤带来的栀子花茶短短一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据了解,他所在的南山头村,已形成融合农产品加工和旅游观光的绿色产业链,跟他一起干的农户每户每年可以增收3000元至5000元;而在临安昌化镇白牛村,许多年轻的新农人开起了淘宝店,预计今年该村山核桃产值将达4.5亿元。如今,依靠着绿色高效的农产业,全省各地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充实而有意义。
近年来,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浙江农旅产业不断融合,也让农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自信。据统计,2017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956元,已连续3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周琳子 陈铖 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