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当下中国
《中华复兴管窥》共收入高大伟所撰写的40篇英语文章,其中包括《构想中美关系的勇气之光》《“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二十一世纪新丝绸之路》《人工智能及国际地缘政治》《横跨台湾海峡的中国梦》《中国宏伟战略:新丝绸之路》《中国茶文化的复兴》等。高大伟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战略动力学等不同角度出发,描绘了一个在不断变化成长中的当今中国,并详细论述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方面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新的一篇《“阴”和“阳”的变奏曲》发表于2018年7月,高大伟尤其提到西方人不喜欢矛盾,他们问“to be or not to be ”(是或不是),而信奉中庸之道的中国人就会融合变成了“to be and not to be”(是和不是),阴阳文化对于中国语言、词语的构成有一种指导的意义。
“中华复兴”究竟为何?“中华复兴”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复兴中的中国将如何改变世界?对于这些问题,有些西方媒体、舆论乃至决策者仍存在困惑、疑虑甚至偏见。高大伟表示,自己希望通过《中华复兴管窥》这本书让更多人真正了解当下中国,更多参与到增进中西交流的工作中来。在他看来,改革开放在中国推进的40年间,中国的开放已经从1.0时代步入2.0时代。
中国智慧输出
高大伟197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自幼酷爱中国文化,从小与中国结缘。他喜爱乒乓球运动,崇拜中国的乒乓球明星运动员,年仅11岁的他便在法国一场全国性的乒乓球大赛中获得冠军。他的朋友常说他上辈子是个中国人。高大伟对茶文化、中国古典绘画和围棋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高大伟认为,中国是一个鲜活的不断发展壮大的文明体,她庞大而多元的社会体系、政治生活、经济动态和外交政策与她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他所有的思考,都是以中西跨文化交流的宏大视野观照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中日益增强的地位和影响。
从儒家经典《礼记》的古典人文主义,孙中山、李大钊等人的“大同理想”,高大伟认为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对于“大同”这一古典传统概念的重新解读,可以看作是中国智慧输出的一大例证,是中国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贡献出的一项重大提议。高大伟说:“21世纪中国的蜕变是一个超越物质利益的历史机遇,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复兴可能会造就全球复兴,在世界范围内,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共同构建。” 本报记者 徐翌晟
相|关|链|接
《中华复兴管窥》(英文版),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国际组稿,全球发行”出版计划推出的第一部作品。目前这本书的电子版已在亚马逊等平台上线。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史领空告诉记者,“国际组稿,全球发行”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推出英文版书籍,让更多英语读者阅读,了解中国,亲近中国文化。出版社将继续与高大伟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关注中国、了解中国的专家、学者合作,推出更多彰显中国精神、中国风度的图书,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和能量。目前,《趣简中国史》《趣简中国话》两本书也列入了出版计划,预计明年年初面世,前者由在中国生活与工作20多年、积极投身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美国人李渡联手孙祝旻完成,《趣简中国话》,由李渡与卢海妍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