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易攻,上亿的援建资金投进去,一座座标准化学校,一套套医疗设备,一间间食品工厂建起来。软件难磨,贫困落后地区的意识最难改变。援青干部想必是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但他们偏偏是压不烂、锤不扁的“铜豌豆”,要凭自己的钢铁意志,不懈地去磨,从一丝一毫的改变中看到希望,“哪怕有一个人,哪怕呆上三个月,都是影响力”。
投入的时间和心血难以计量,个人的牺牲更是无法估量。当岳父母相继离去时,他还奔波在青藏高原的路上;当孩子还在吃奶时,他已经背起行囊;当即将高考的女儿坐在教室里,写下的句子是“我在考场里,您还在青海”……高原的海拔侵袭着他们的健康,在海拔4300米的玛多县城,他整夜整夜地无眠,他在夜深人静时听着心脏不时“格登”一跳……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为了下乡检查援建的路灯项目,汽车陷入荒无人烟的湖区……希望将来,能一一细述他们的故事。
千里之外的三年,虽然愧疚,然而无悔。因为他们看到援青八年,一切都在从无到有地改变。
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