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坛神笔张欣
李动
  李动

  10月21日清晨,去医院途中接同事蓓蓓微信,打开一看,顿时惊呆,原来是上海铁路公安局刑侦处刑侦专家张欣积劳成疾,倏然离去,掐指一算才58岁。我与他两周前还通过话,相约聚会,没想到像熊猫一样的国宝级人才没了,禁不住潸然泪下。

  放下电话,我想起十年前,花了半年时间采访他20多次的经历,他记忆惊人,全凭口述,我记录了3本笔记本,终于完成了《画像》一书。张欣为了感激我的辛苦,精心绘制一幅国画和写了几幅书法作品送我,我视为珍宝。

  想起了他走向成功的点点滴滴。1999年金秋,公安部隆重举行聘任特邀刑侦专家仪式,公安部部长贾春旺为其颁发聘书时,惊讶地感叹:“你这么年轻就成了专家!”白副部长介绍说:“这个30多岁的小伙子来自上海,身怀绝招,专门画嫌犯模拟像,在多起大案侦破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谓功勋卓著。”

  张欣确实身怀绝技,其模拟画像臻于出神入化之境,绝非一日之功。他走上画模拟像之路缘于孩提时代爱好绘画,从临摹《西游记》连环画开始。1977年春天,参军后,他在部队举办的黑板报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被送到海军俱乐部培训。师从李可染、范增、高泉等画坛名家。他回到连队,利用业余时间给战士画头像,全连官兵都让他画遍,进步神速。

  1982年秋天,张欣复员回到家乡松江,当了铁路警察,因爱舞文弄墨,调至公安处办公室。那年夏天,老北站行李房被冒领走一台彩电,张欣根据目击者描述,随手将对象涂鸦了下来。周所长见之笑曰:“这不是刚被开除的搬运工小徐吗?”后,立刻骑车赶到他家,只见自行车上的彩电还没有卸下来呢。不久,张欣被调入刑队技术组,专门从事犯罪模拟画像。临摹或写生,都是依照葫芦画瓢,但在没有见过案犯的情况下,默写人像,谈何容易,张欣可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每天习画不辍,一年下来,竟然画了1万多张头像,渐渐摸出了路子,狠下苦功换来了小试牛刀的成功,协助公安部连侦4起大案,名声鹊起,不胫而走。从此,他就像演艺圈里名演员一般,片约不断,他来者不拒,四处奔波,虽疲惫不堪,却乐此不疲。不管是风霜雨雪,还是千里迢迢;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发病期间;只要有求,他都不顾病躯,迅疾前往,也从来不提报酬和条件。

  视频探头未启用前,张欣每年协助各地破案近200起,一年中200多天在外奔忙。30多年来,他经受破案约11000起,通过模拟画像协助破获各类重大刑事案件1000余起,其中凶杀案150多起,为各地破案制作模拟画像1万余幅,劳苦功高,功勋卓著,先后荣获一级英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20多项荣誉称号。

  随着电脑技术的运用,他开始研发计算机模拟画像系统,日夜坐在荧屏前,从电脑旁站起时,常常两眼昏花,一片模糊。历时两年,呕心沥血地画出了6200多幅各种脸形和五官分割图,终于创立了“张氏计算机模拟画像系统”,此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组合拼凑成各种脸形和五官如今利用电脑人像组合破案已成为主流。

  张欣兄弟,神笔不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共享进博会
   第A07版:共享进博会
   第A08版:共享进博会
   第A09版:共享进博会
   第A10版:共享进博会
   第A11版:共享进博会
   第A12版:共享进博会
   第A13版:共享进博会
   第A14版: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聚焦
   第A16版:聚焦/文体汇
   第A17版:文体汇/聚焦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2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6版:影视/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28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3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3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32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我与朋友圈
医院里的美丽风景
警坛神笔张欣
哈欠和移情
黄包车上留个影
智慧快餐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25警坛神笔张欣 2018-11-04 2 2018年11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