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哈欠和移情
陈钰鹏
  陈钰鹏

  至今为止,科学界认为打哈欠是一种出现在动物和人身上的反射式行为,常常和疲倦连在一起。

  研究打哈欠的学科叫欠伸学,而打哈欠时用手捂住嘴其实源于一种迷信:欧洲中世纪时,人们相信打哈欠时魔鬼会从嘴巴进入人体,而人的灵魂也会通过嘴体逃出去;打哈欠时用手捂住嘴的习惯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打哈欠的原因和目的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存在不同看法),动物和人的哈欠原因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动物中,原因也是多种多样。鱼经常会打哈欠,研究者认为,鱼打哈欠是为了将水吸入鼻腔,然后试探水中的气味物质。达尔文曾在《人和动物内心激情的表达》一书中提到,狒狒打哈欠是为了威慑敌人。有一种雄性搏鱼,它们只要看到一个敌手(鱼)或它的倒影,就会张开大嘴。企鹅打哈欠系“问候礼仪”的一部分。蛇也有一种“类哈欠”行为,当它们将战利品吞下去后,便开始通过多次哈欠“整理”颌骨。哺乳动物中的食肉动物哈欠多于素食动物;狒狒和猕猴的哈欠分真哈欠和假哈欠,真哈欠是闭眼的,假哈欠是睁眼的(出于情绪激动或心理紧张)。

  对人来讲,哈欠是很普通、很常见的行为,至今为止尚未发现不打哈欠的民族。人打哈欠,男人和女人没有区别(动物中有性别之差)。

  有人说,哈欠不能用“反射”这个词的本意来解释,因为这里缺少引起反射的刺激。打哈欠的基本要素是下颌开放,脸部很多肌肉伸张,闭上眼睛,有时伴有眼泪。没有这些反馈是不会有令人满意的感觉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已经发现,三个月以上的胎儿身上已经体现出哈欠和伸展之间的关系,专家们在11周的胎儿身上观察到哈欠;测量发现,胎儿肺中的压力减小,有组织碎片和分泌物析出,于是呼吸道和肺扩展。可以说,产前打哈欠是为了产后有一个更好的肺功能。

  打哈欠时会产生一种效应——(通过咽鼓管)保持中耳和周围环境的压力平衡;平时是通过咀嚼和咽食的动作无意识地在平衡。如果突然出现压力波动,如飞机起飞或在潜水时,这时就必须有意识地去形成压力平衡,打哈欠就是一种方法。曾有报道,有人在雷雨临近时特别容易打哈欠——原因也是气压的改变。

  哈欠具有传染作用,这是一直在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对此也有一些解释,姑且听之:打哈欠时通常有一种疲倦感,让周围的人传染哈欠,便于大家基本上有一种接近的生物钟节律,从而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就寝。不久前有一位研究者提出了一个观点: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被哈欠传染,只有那些大脑中有杰出的“反射细胞”以及移情能力强的人才会被传染。移情能力差或没有移情能力的人不会跟着别人笑、跟着别人哭,更不会跟着别人一起打哈欠。有人问:移情能力强的人是不是很可爱?答曰:不可爱。因为他们能强烈地感受到受害者的痛苦,有时甚至失去正确的立场而一味强调报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共享进博会
   第A07版:共享进博会
   第A08版:共享进博会
   第A09版:共享进博会
   第A10版:共享进博会
   第A11版:共享进博会
   第A12版:共享进博会
   第A13版:共享进博会
   第A14版: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聚焦
   第A16版:聚焦/文体汇
   第A17版:文体汇/聚焦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2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6版:影视/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28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3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3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32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我与朋友圈
医院里的美丽风景
警坛神笔张欣
哈欠和移情
黄包车上留个影
智慧快餐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25哈欠和移情 2018-11-04 2 2018年11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