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秋高气爽,蓝天、白云、枫红、桔黄,四处桂花飘香,上海处处呈现绚丽多彩的秋色。
土生土长的老上海我,在这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日子里,逛了一逛世纪大道下层的世纪汇打造的1192弄老上海风情主题街区。
那天,在世纪大道站11号出口处,等候上海风情街区开张营业,原本上午10时放客,这天9:50分就放客。
乘自动扶梯下楼,迎面扑入眼帘的有轨电车的铁轨,但未见电车,若能目睹当年的叮叮铛叮叮铛的有轨电车,一定会回忆起母亲携带儿时的姐姐与我,过年到江浦路阿姨家去拜年的愉快情景。
漫步街上宛如穿越上海时空。这里仿佛是上世纪30年代老上海面貌。街上路边老式路灯,各个路口放着黄包车。游者纷纷排队,上车坐定拍照留影,本人也照了一张,墙面贴满那个时代泛黄广告。
走进确1192弄,石库门面前游客拍照留影。这里设置了船坞码头,使人仿佛回到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远东第一大城市”。身为老上海深感自豪。
走近七宝老街汤圆店,旁边是新光戏院大剧场。霓虹灯下还有两张电影海报,左边电影《残冬》;右边《江南春晓》海报。
这使人想起导演是徐昌霖,主要演员魏鹤龄饰沈载之,康泰饰庄志音,蒋天流饰卫曼韵,周伯勋饰秦慕仁。音乐:王云阶,演唱:周小燕。
电影《江南春晓》的故事是:1947年,上海,经济崩溃,物价飞涨。耀华音乐学院开学之日,沈载之带着女儿沈雯回母校执教,与前妻卫曼韵意外相逢。沈雯从父亲的老朋友韩明道口中知道了父亲与生母卫曼韵的悲欢离合史。
当局通过潜伏在学生中的特务得知学生要举行反饥饿大游行,派出大批特务,大打出手,面对反动派残暴行径,沈载之从埋头业务中彻底惊醒了,他饱含着激愤创作了新的交响曲《唱出一个黎明来》,沈载之与广大学生和群众参加游行行列,歌声响彻云霄。电影预示:北国新生,江南春晓。
在海报前,过了一遍电影。眼前呈现的又是老上海风情。
漫步1192弄,我痴痴地想,这是上海哪条弄堂呀!再瞧眼前的七宝老街汤圆店照排,与新光戏院大剧场的霓虹灯,老大房与泰康食品照排……横跨上海城区这么大距离的店铺,剧院,船坞,却这样近距离集合在一起,使我骤然明白,这一一九二弄,老上海风情街并非复制上海某个城区,而是像小说家塑造主人公不是拍摄下来的人物,而是可能主人公眼睛是上海人,鼻子是宁波的,嘴巴是山东的典型人物。
应该说,这个1192弄是老上海风情的典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