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次做人”
张林森
  张林森

  月初,老伴发现孙子喝的牛奶又换了品种,就念叨:现在牛奶品种真多,搞都搞不清,弄得我像“头世人”一样。小家伙听了问:“阿娘,啥叫‘头世人’啊?”这个“头世人”,上年纪的老宁波一听就懂,有不熟悉不内行及自嘲自谦的含义,但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倒也蛮难。老伴憋了一阵才说:“就是第一次做人的意思。”我听了哈哈大笑,觉得意思倒是差不离。

  孙子听了接腔说:“你们老人连这点事都搞不清。你是第一次做人,那我就是第N次做人了!”小家伙老茄茄,但再想他说的也没错。我们虽没到痴呆程度,但与小辈们在认知和实践上的差距是够大了。

  “第一次做人”的我辈,面对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总有一种赶不上趟、OUT的感觉。眼看二维码、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方式已普及到买早点、上菜场都离不开,我等只能放下“架子”,硬是让十来岁的小毛孩教自己学会使用这些新玩意。“第N次做人”的后代就是比我们聪明,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和掌握技能几乎是与生俱来,他看着我们用一根手指按键还老出错,心里急,拿过手机眼花缭乱按一阵,成了。

  要说“第一次做人”的我辈没法跟后代比,那是自然规律,长江后浪推前浪。看他们聪明,过得比我们好,那是令人欣慰的事,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也说明我们这辈子吃辛吃苦没白干。在吃穿用上,别说我们小时候,就是现在也没法跟他们比、没必要比。牛吃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他们有了条件,当然要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点。但真要抠细了比比,这些“第N次做人”的小人实在也是很苦很累的。现今放学后有几个小孩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玩?他们不是关在家里写作业,就是在去课外辅导班的路上,甚至还没有双休日。

  所谓“第一次做人”和“第N次做人”的差距,其实就是代沟。有代沟得承认,无需耿耿于怀。生活有层次感,社会才显得丰富多彩。我们当长辈的,眼看自己的儿辈比自己活得更滋润,一是高兴,二可羡慕,但不能嫉妒。我总对老伴讲,要忆苦思甜知足。跟我们自己父母相比,他们才委屈呢,辛苦劳累一辈子,最后想乘趟飞机的愿望都没实现。我们承认自己“第一次做人”,肯定有拎不清、学不会的地方,那就活到老、学到老,保持好心态、好身体,少给孩子添麻烦,愿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家乡方言“头世人”中,我多欣赏自嘲、自谦的含义,如果自己真能到达这样的境界,倒可以成为人见人爱的好老头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4版:上海味道
“第一次做人”
“厚”古“薄”今
智慧快餐
吃讲醵
上海之恋
“绘忆”的乡愁
留几个柿子看树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6“第一次做人” 2018-11-25 2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