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当好一名煮妇不简单,特别是辣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大家收入侪不高,市场浪向供应也严重不足,搿种情况之下要让家人吃饱又吃好,每一家煮妇侪必须精打细算。
鸡蛋是当时饭桌上最常见个荤菜,阿婆心疼我和弟弟长身体,中午会煎两只荷包蛋,戏称“太阳蛋”。俗话讲:“天无二日”,勿过阿拉屋里向个“太阳”一直是两只。即使全家人一道吃晚饭,作为“太阳”个荷包蛋始终只有两只,归我和弟弟享用。
煎好蛋之后,镬子里还有一点油花,阿婆加点酱油,加点绿叶菜,就是一道汤,戏称“太阳汤”。“太阳汤”里有碧绿生青个菜叶,有香喷喷个油花,深得全家人个欢喜。对我来讲,搿只“太阳汤”就是经典,即使到了现在,我还是经常会亲自动手做搿能一道汤——荷包蛋菜汤,只勿过当年个美味现在只是一道最普通不过个家常菜了。
阿婆还有一道拿手菜,叫“蟹粉炒蛋”,记忆里搿道菜只有屋里来了客人才能尝到。其实,搿道菜里是一点蟹也呒没嗰,只是辣炒鸡蛋里加了醋、糖和生姜末,另外还有一点切成碎末个胡萝卜和黑木耳,看起来有点像蟹黄。
摆到现在来讲,搿绝对可以算是“假冒伪劣”了,但当年真个感觉吃出了大闸蟹个味道。现在有辰光到饭店点菜,我也经常会点一只“蟹粉炒蛋”,搿只菜里是真个有蟹粉嗰,只是再也吃不出当年个味道了。
当年肉是凭票供应嗰,本帮名菜“外婆红烧肉”阿拉上海人一年也难得吃一趟,而且一定还要添加交关辅料,常见个辅料包括百叶结、豆腐干、梅干菜等,有时还会拿春季青菜个外叶(现在一般侪是厾脱嗰)放辣盐水里汆过,晾干后做成菜干,烧肉时加一点。红烧肉个肉香侪被搿点辅料“骗”走了,结果往往是“辅料吃出肉味道”,有人就是专门欢喜吃红烧肉里个百叶结和豆腐干,对肉反而不感兴趣了。
平时做成肉菜,肉一般侪会被斩成肉丝、肉末。记忆里冬季个“烂糊肉丝”是最受欢迎嗰,二两肉和半颗大白菜一道炖,带汤带水,有荤有素,是阿拉小辰光最常见个盖浇饭。蘑菇能够提鲜,勿过当年阿婆是不舍得买嗰,有辰光碰巧买到蘑菇根,就会加进烂糊肉丝里,全家人侪吃得眯花眼笑。
现在天气一冷,食堂里就经常供应烂糊肉丝,我每次看到总归是要买一份嗰。
除脱“烂糊肉丝”,“蚂蚁上树”也是我个最欢喜个小菜。其中“蚂蚁”其实就是剁碎个肉末,而“树”则是粉条,所以“蚂蚁上树”其实就是“肉末粉条”,当年阿婆烧个“蚂蚁上树”里树多得像森林,但蚂蚁只有三两只,却可以“骗”我吃下两碗饭,之后还要期待阿婆再让“蚂蚁”爬次树。
如果到了逢年过节等肉菜供应比较丰富个辰光,“红烧狮子头”绝对可以算是“硬菜”。只是为了让家里每个人侪可以分到一只,肉末里面一定要加生粉嗰,这样一来,肉圆咬上去松松垮垮,呒没啥嚼劲,我情愿舍肉喝汤,红汤拌饭我还是爱的。
有了肉末,放入青菜,就可以做阿拉上海人欢喜吃个菜肉馄饨了。石库门一家包馄饨,家家有分享,一份快乐大家分享就是N份快乐,搿也是从小石库门教会我个人生道理。
特殊时期个“大兴菜”是一种无奈,里面透露出来嗰是巧妇们个智慧。到了现在,市场里食材供应极大丰富,可以讲应有尽有,但是要想让一家人侪吃得健康,仍旧要考验阿拉“掌勺人”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