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是福
花晖
  花 晖

  最近一则消息在周遭师生的朋友圈里刷了屏。故事源起于四年前,正在瑞典隆德大学化学系就读的伊拉克籍博士生祖玛,返乡团聚之时下落不明。当导师特纳教授得知学生举家被恐怖分子围困后,联合学校的安全主管做出了一项惊人之举:经过悉心谋划、大胆出击,派出一组武装雇佣兵,顺利将祖玛救出,千里迢迢带回学校。师生见面,教授的第一句话便是“你论文什么时候交?”这个大片感十足的故事,随着祖玛的博士毕业,在今天终为世人所知。

  故事为网友津津乐道,我们几位正因学生论文拖沓而烦心的老师,则欣喜地将这一传奇转发至各大学生群中,并辅以战斗级别的“最高警示”:论文不准时写完,老师们是万万不会罢休的。看着学生接连发出的种种“嚎哭”、“求饶”、“耍赖”般的表情包,我不由感叹:和平年代的孩子们终究不知,有书可读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于是,我和他们分享了一段真实经历。虽说远没有特纳教授虎口救人那般惊险,但令我感触颇深。

  2017年起我开始指导阿富汗籍留学生哈迈德。初来报到时,我惊讶于他的两手空空:“你怎么一个背囊走天涯?”“我没什么东西可带的,我只想来中国好好读书。我上飞机前一天,家门口还发生了大爆炸,伤亡百余人。”他一脸平静地回我话,我也不动声色地听着。只不过,哈迈德的淡然源于习以为常,我则是因为丝毫没有经历战争的经验,实在无法具象出那种残酷。

  在往后的学习中,哈迈德的英语的确拖了后腿,但他从不缺课迟到,上课始终坐在前三排的“无人地带”。他惊羡于上海的软硬件资源,对学校里应有尽有的书籍资料,总感觉看不完,坐在图书馆窗边安心读书是他最幸福的时光。小半年下来,眼见得他渐入正轨,开始跟上大家的步伐,我亦颇感安慰。

  某日下午,哈迈德小心翼翼地敲开我办公室的门,支支吾吾明显有事。“你课上哪里没听明白?”“不是不是。”“那是哪里不舒服?”“也不是,我……”“有话但说无妨。”“我……想把太太和孩子们接来中国,我实在有点不放心他们,请您批准。”“也是,学习不能分心,你现在几个孩子了?”“三个,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三个了!你确保分身有术?”“我太太会照顾家人的。”

  于是乎,我在签署了种种确认书、担保函后,迎来了哈迈德一家在思源湖边的团聚。他们在学校对面租了套小房子。第一次去探望,三位小朋友腼腆地围在爸爸身边,轻声轻语地回答我的提问,对中国零食爱不释手。

  在哈迈德的帮助下,好几位阿富汗学生陆陆续续通过遴选来到中国,进入了各所高校。有一次,我问他毕业后什么打算,他坚定地答道要回去报效祖国,“一带一路”给予他们莫大的机遇,归国之后,在上海所学的点点滴滴,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别人的国家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我们天生就拥有读书的权利,这种幸福还有什么可以比拟的呢?还有什么权利去浪费呢?

  这几日,我看哈迈德天天蹲守图书馆,深夜归家。天寒地冻,不免关切了几句,方知其三稚儿熟悉了上海环境后,在家放开手脚大闹天宫,令其耳根无片刻清宁,钻研码字无从谈起,唯有在校熬到一众稚儿休息罢了。当然,这点小烦恼断断敌不过天伦之乐。新年之际,愿哈迈德及所有我认识的读书人,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安静书桌,不忘初心,莫费光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设计之都
   第A23版:镜头艺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ZF01版:中缝4-21
读书是福
年终总结杂谈
机智“大扫除”
想起“牛奶棚”
牧归图
浓浓父女情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读书是福 2019-01-15 2 2019年0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