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晒晒我家老照片”诚邀您参与
~~~“晒晒我家老照片”诚邀您参与
~~~“晒晒我家老照片”诚邀您参与
~~~“晒晒我家老照片”诚邀您参与
~~~“晒晒我家老照片”诚邀您参与
     
2019年01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一张张老照片唤起温暖记忆
“晒晒我家老照片”诚邀您参与
郭文才 夏扬
■ 1982年高考后夏伟(右二)和同学在控江中学校门前合影  夏伟 提供
扫二维码,看“晒晒我家老照片”视频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温暖的记忆,穿越70年历史长河,将画面定格。70年斗转星移,70年日新月异。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里,上海市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家庭照片是最好的呈现方式。

  从即日起,新民晚报民生新闻中心推出“晒晒我家老照片”活动,通过照片来讲述背后的温暖故事,从个人(家庭)视角感受祖国70年的发展。这些瞬间可以是有特殊年代记忆的照片(如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等),可以是体现幸福生活主题的照片(如旧婚纱照、集体照等),也可以是体现市民吃穿住用行等生活变化的照片(如服饰、发型等),涵盖百姓衣着、饮食、居住、出行、文化、教育、劳动、休闲等变迁的个人照、家庭照、生活照、工作照、生产照、活动照、集体照等新老照片。

  我们将对照片进行筛选,与提供者联系并拍摄视频,精彩内容将在新民客户端上呈现。

  “晒晒我家老照片”第一期选择了市民夏伟先生的高考故事。1982年,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而夏先生在这一年迈向考场。在控江中学念书的他是幸运的,1982年的上海高考生分为两批,市重点按两年制读,区重点则试点三年高中制。那时的高考是全国卷,英语只占30分,在550的总分中占比较低。夏先生提供的老照片,就是他和同学们参加完高考后和考上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同学们的合影。那时考上大学是很难的,可谓百里挑一,而如今,大学早已普及。

  与夏先生一样,每一位上海市民和新上海人都有自己的照片故事,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可能收藏在您的相册中,也可能压在箱底,诚邀您参与并分享。

  征集方式:将照片发送至:linshenghao@xmwb.com.cn

  作品要求:

  1.内容请以人物为主,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变化

  2.提供者请写明照片的时间、地点和主题等信息,附500字以内的说明文字

  3.提供者请留下姓名、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

  本报记者 郭文才 见习记者 夏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设计之都
   第A23版:镜头艺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ZF01版:中缝4-21
出租车成“PM2.5移动监测站”
让一张张老照片唤起温暖记忆
法无需屈服
儿童1.45米以上才可用成人安全带
申城本年度就业援助月活动即将展开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让一张张老照片唤起温暖记忆 2019-01-15 2 2019年0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