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春运首日。虽然现在春运返乡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就省际客运来说,铁路依然占“大头”,尤其是高铁成网之后,安全、舒适、性价比更高的高铁成了更多人返乡的第一选择。上午,记者来到铁路上海站“直击”春运首日现场。
464条“刷脸”通道
上午7时多,记者在上海站进站口看到,数台自助实名制核验闸机一字排开,买了G车车票的旅客,只要将二代身份证放在闸机的相应位置,摄像头会采集旅客的人脸信息,如果信息一致的话,闸机就会打开,旅客就可以通过进站。
记者观察了一会,除了极少数旅客需要“脱下眼镜”“拢一拢头发”(让摄像头捕捉画面以便身份识别)才能顺利过检,绝大多数旅客过闸机的时间只需三四秒。很多旅客虽然是首次使用这种自助设备,但都觉得“非常方便”。
今年春运,长三角铁路在全国率先推广应用自助实名制核验闸机,旅客自助“刷脸”进站通道总数达464条、约占全国铁路的23.2%。在上海,三大火车站都配置了自助实名制核验闸机,其中虹桥站有66台、上海站有28台、上海南站有24台。当然,使用除二代居民身份证以外证件的旅客也不用慌,各站都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人工验证台,进行人工核验。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虹桥站和上海站在“刷脸”进站环节有一些不一样:虹桥站是“证+人”一致,闸机自动放行;上海站则是“证+票+人”一致,已购“G”字头动车组列车的旅客可持二代身份证自助“刷脸”快速核验进站,持有非“G”字头动车组列车或持儿童票、学生票等减价票的旅客需在售票处提前换取纸质车票方可进站。
5144万张网络售票
在上海站南进口,书法家们正“摆摊”现场泼墨,写福字、写春联,免费送给将踏上回家之路的旅客。将回淮北老家的谢建全拿到了一幅“福”字,他开心地与书法家合影,“我买的是明天凌晨的K5816次列车车票,现在把行李寄存在车站,再去市区办点事……等我回家,把这个‘福’字贴在大门上!”
记者在几个候车室探访,旅客们普遍反映今年春运购买火车票还是比较顺利的,“只要第一时间去抢票,抢到票的几率比较高。”来自重庆的大学生小黄今天和父母一起回老家,父母之前也在上海打工,“我在官网上抢的票”。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自2018年12月23日春运售票启动以来,长三角铁路共发售车票5824万张,其中互联网发售5144万张、占车票发售总量的88.3%,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有超过80%的旅客选择移动客户端、互联网购票,其中手机APP占到互联网售票的7成。同时,收到务工团体票申请10.9万张,实际配票10.7万张、同比增加0.9万张,配票兑现率创历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