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家自制的酱肉味道好”
杨叶
桂叔家中自制的腌腊食品 杨叶 王军 摄
扫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编者按

  春节临近,上海社区迎接新春的节日氛围日浓。今天起,本报推出“社区里的年味”栏目,“新民”客户端“上海时刻”同步呈现,欢迎关注。

  说起过年,家家户户总要备点年货。而其中,自制的酱肉、香肠、黄鱼鲞等是不可或缺的。以往,条件好一点的上海人,就去南货店买腌腊产品。万有全、三阳盛、邵万生、叶大昌,这些南货店里的火腿、腊肉、香肠、醉蟹、酱油肉,往往在腊月里就掀起了购买高峰。

  家住本市西藏北路一小区的桂林爷叔,有一个爱好,那就是逢年过节,一定要自己亲手做点酱肉、香肠、咸肉,让年夜饭更香,让过年的气氛更浓。当我们顺着居委会陈阿姨的指引,刚靠近桂叔家的楼下,一抬头就看见他家的阳台上已挂了一大片香肠、酱肉,琳琅满目。

  一跨进家,桂叔忙不迭地介绍道:“你看,这是酱油肉,这是咸肉,这是香肠,这是咸鸡咸鹅,都是我自己做的。”他家阳台虽然不大,但是这些自制食品却已经占据了近一半的面积。“我老家在绍兴,我爱人祖籍是宁波,我们从小就喜欢吃这些东西,自己也会做。每年过年前,我就会亲手做一点,一方面自己吃点,另一方面是周围邻居托我做的。”

  桂叔取下一根酱肉,熟练地改刀、入锅、配上大蒜、豆腐干,不一会,一碗喷香扑鼻的酱肉炒大蒜出锅了。领着我们过来的阿姨补充道:“桂林爷叔自从搬到我们小区,一开始是自己做好就送一点酱肉啊鳗鲞啊给周围邻居。后来就手把手教大家制作。侬看——”说着一指窗外,“现在好多人家里都会自己做酱肉了。”

  “现在平常的日子每天就像过节一样,吃的东西蛮丰富的。但是过年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我会多准备点年货,让家更有年的味道,这样的日子才叫过年。”桂叔的一番实在话,说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居委会的陈阿姨在一旁热情邀请:“到小年夜的辰光,我们几十户人家,每家拿出一个菜,就在小区活动中心一起吃年夜饭,欢迎你们再来!”

  文字整理 杨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我和我的祖国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建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专题/康健园
   第ZF01版:中缝4-21
中德就沪德通达成共识
结售汇逆差560亿美元收窄50%
上证所推出信用保护工具
“我家自制的酱肉味道好”
上世纪80年代的长跑达人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7“我家自制的酱肉味道好” 2019-01-21 2 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