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名之名
张  卫

  张  卫

  最近又欣喜地读到了医学博士生导师姜宏教授的新文集稿《走近名校与名师》。为何欣喜?首先,作者是自己的“发小”,后来他自己也可以说是经历了从名校到名师的历程,这在书中有许多记述。其次,因为自己一辈子在多个高校工作包括在名校复旦大学,还喜欢走近各地高校,遇见的名师不胜枚举。《走近名校与名师》,内容虽然古今中外,极其广博,与我的直接关系不多,但自己还是感到十分亲切,与有荣焉,并产生了文章题目概括的感悟。

  当然每个人的读书需求和读书习惯是不同的,有经常读书的、有很少读书的;有从头读到尾的、有只读喜欢部分的;有精读的、有泛读的,等等的读法各自有其价值。作为爱好经常读书的人,对于《走近名校与名师》中“名校篇”“名师篇”“感受篇”三部分,我先是泛读全书,再精读了“名校篇”。本文《由名之名》的感悟重点,自然也在“名校篇”,特别是其中的国外名校。因为中国现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特别需要世界级的名校和名师。名校与名师可以理解成一个人由进入名校到成为名师,也可理解为一所大学由名师云集成为名校;可以理解为由学术名声成为名校名师,也可理解为名校名师成就出的学术名声。虽然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但孔子还是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老子与孔子的观点常有不同,在这里却对名的求索还是一样严格的,即人或物的名号名分或概念理解非常重要,这帮助形成了后来中国的“名学”,即思想学和逻辑学。

  名校与名师的核心,不仅仅是在名声外溢上,更重要是在学问影响上,而现在的有些“网红”仅仅是有名声。作者对名校的种种描述可以说是图文并茂、声情互动、引人入胜。要说有遗珠之憾的话,可能是由于客观条件,书中文章还没有走近一些更值得走近的大学,如哈佛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在美国和世界各种大学排行榜上是经常名列第一的,截至2018年3月它诞生了157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第一多)。另外如弗吉尼亚大学,在美国公立大学中始终排名第一或第二(有时加州伯克利排名第一),它的第一任校长是美国退职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第二任校长也是美国退职总统詹姆斯·麦迪逊,这些人均非同小可。

  如果我们只从大学出人才的角度看名校与名师,还不免有点陷入镜像思维窠臼。谈名校与名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其他许多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琢磨创建和领导名校的人。只是盼望,以后姜博士在谈名校与名师时等题目时,还可以有更多视角,如还可以“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学”等。以姜博士的博学,这也是轻而易举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家装专版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育体·广告
   第A12版:夜上海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法谭
   第A16版:新民法谭
半日空堂话
“物格而后知至”
由名之名
书法
清晨享受清静
把“身边来”的能源调动起来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由名之名 2019-05-03 2 2019年05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