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云
电影《祈祷落幕时》的原作者,就是写作《白夜行》与《嫌疑人X的献身》的东野圭吾,那个擅长把匪夷所思的故事设计得顺理成章,同时注重批判社会和洞穿压抑人性的“日本推理之王”。浓浓父爱,最后被逼入困境;爱父却杀父,让人想起了许多年前那部著名的电影《砂器》,只是,《砂器》的男主角是成功的钢琴家, 《祈祷落幕时》的女主角是成功的话剧导演。
当“祈祷落幕时”这个片名出现在眼前,我仿佛看到,有一个人或几个人,从清晨到日暮,一遍遍、一天天、一年年,闭着眼睛,双手合十地祈祷,厚重的幕布永远不要落下。因为,幕布一旦落下,无论情能不能止,都将是梦醒时分。
心理学家说,梦是在虚幻的世界中寻找慰藉。然而,做梦同喝酒一样,总会醒来。可是忠雄父女俩,恐怕已经醒不来了。尽管背负着命案,但博美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话剧导演,忠雄也摇身一变,冒充起了死者电力公司业务员的身份,并且有一个长期固定的情人。二十年来,父女俩的生活不仅风平浪静,而且越来越好。
忠雄一直小心翼翼地与博美保持着联系,不料,却被她的老师及同学发现,忠雄将二人杀害后,知道警察早晚查到自己身上,他担心由此扯出博美的杀人案,于是准备引火自焚。
我们常常说爱情的力量无可阻挡,如果把爱情和亲情放在一起比较,毫无疑问,亲情才是世上最永恒、最无私、最疯狂的爱。
《祈祷落幕时》,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父亲对女儿,喃喃自语的表白:“守护你的成长和成功,是我这一生的全部意义。”
忠雄为了博美,可以当她的帮凶,可以杀人,也可以自杀,总而言之,可以为女儿做任何事。忠雄采取如人间炼狱的自焚死法,在我看来,具有多重意义。教主为了捍卫心中的信仰,不惜葬身火海的殉道行为,是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矢志不渝”,代表了一种救赎精神。因此,忠雄的死,在无形之中得以仪式化和宗教化,甚至正义化。
忠雄死了,但是观众和博美坚信,忠雄的灵魂依然爱着她,保护着她。一把火就像一场雨,能灭尽蛛丝马迹,从此弄假成真且死无对证,忠雄担惊受怕的日子结束了,博美潜在的危险消除了。说起来,这是个一石三鸟的完美计划,也是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人生如棋局,一步走错,步步错。
我蓦地想到,当了一生的傀儡,负了唯一的红颜,叹息“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忠雄朝身上倾倒汽油,掏出打火机的那一刻,博美跑了过去,忠雄最后一次苦口婆心地叮嘱她,要幸福地活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忠雄用行动说明,爱是无条件的牺牲和尽可能的成全,生命不息,父爱不止。
但凡做事情,总有理由和目的。以爱之名,行爱之事,忠雄和懂悬疑更懂人心的东野圭吾,真真击中了我们的软肋。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