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张一水来自泰国佛统府。中文名字有“中泰一衣带水”之意。从小在蔬菜批发市场长大的他,5年前如愿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求学,被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深深吸引,在上海岳阳医院系统学习推拿等中医技术后,张一水有了新梦想:把中医带回泰国,让更多家乡百姓受益。
上海阿姨让我“别紧张”
浓眉大眼,皮肤黝黑,典型的东南亚长相,穿上白大褂的张一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是岳阳医院推拿科的实习生,每天跟着老师们学习这门古老而神奇的中医外治技术。岳阳医院推拿科是全国重点专科,慕名而来的患者常常挤满诊室。张一水每天要服务30多位患者,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为病人量血压、记录病史、做好体格检查,还有最重要的手法操作。
“你不是中国人吧?”“你中文怎么那么好?”患者接受推拿治疗时,总爱和这个阳光大男孩聊天打发时间。张一水在上海生活了5年,中文说得很溜,偶尔还要冒出几句蹩脚的上海话,逗得患者哈哈大笑。
半年前刚来医院时,张一水还很担心,他是一个外国人,年纪又那么轻,患者会不会拒绝他?他下定决心靠勤奋换取患者的信任。
推拿手法易学难精,明明是一样的动作、一样的穴位,不同的人操作,体感和疗效相去甚远。“推拿技术无法单靠言传,只有认真观察老师演示,自己不断摸索。”推拿科主任孙武权说,这个留学生十分好学,只要哪位老师有空,他都会立即要求替老师“免费服务”,通过老师的直观感受了解自己的不足。
有一次,一位患颈椎病的上海阿姨来就诊,张一水为她治疗时,阿姨痛得嗷嗷大叫,吓得他赶紧停下了手。想不到阿姨不仅没有责怪他,还鼓励他:“小伙子,别紧张,你推得很好!”张一水说,推拿科的患者虽然病痛缠身,却给了他包容和鼓励,让他有了信心。
“坐位调膝法”泰国显神功
每天下班后,张一水都坚持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有时闭上眼睛,脑子里都会不自觉地冒出阴阳五行、八纲辨证。
一次回泰国探亲,张一水碰到一位长辈叔叔,其走路步态引起了他的重视。他主动询问叔叔是否膝关节疼痛。叔叔说,他的膝关节痛了一年,爬楼梯都十分困难。张一水在岳阳医院学习过“坐位调膝”,主动提出为叔叔推拿。这里点点、那里调调,几分钟后,他让叔叔走走看,叔叔的膝盖真的不痛了。叔叔激动地拉着张一水的手,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
泰拳是张一水最擅长的运动,学习之余,他会到拳馆里挥拳,拳馆里的很多人知道他是学中医的,一有问题就会来找他,久而久之,他成了拳馆的“御用治疗师”。得益于在岳阳医院系统、正规的学习,他独立治疗颈椎、腰椎、膝关节等问题已不在话下。科室里在推广易筋经等中医传统功法,他也会推荐自己的中国、泰国朋友练练少林内功、易筋经。
菜场小子的“逆袭”人生
5年的上海学习生活,让这个“泰国菜场小子”爱上了繁华美丽的上海。上海的地铁如何换乘,张一水了然于心,他和城市的上班族一样,对地铁产生了深刻的依赖;他喜欢吃浓油赤酱的上海本帮菜,最津津乐道的是油爆虾、酱爆猪肝……
今年夏天,张一水就要毕业了。8月底将迎来泰国中医资质考试,考试合格后就可以在泰国成为一名中医师。他说,自己已把上海当做“第二故乡”,他决定和几个同学一起回泰国开设一家中医诊所,如果将来有机会还要从事中医教育,把中医文化和技术传播给更多人。 左妍 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