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鲁哲)“十三五”以来,上海户籍女性平均期望寿命继续保持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86.08岁,高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83岁)。今天上午,第四次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举行。
会议透露,“十三五”以来,上海妇女儿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开展的“上海女性幸福指数研究”显示:上海女性幸福指数为4.17(5分制),大部分上海女性感到很幸福或比较幸福,女性幸福感提高显著(2014年上海女性幸福指数为3.54)。“十三五”以来,上海户籍女性平均期望寿命继续保持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86.08岁,比男性高出4.83岁,高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83岁)。上海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户籍),继续创历史新低,达到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更加显著,全市有44.8%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28.4%的女性研发人员在创新创造的舞台上大显身手,男女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差距缩小。276.56万名女职工在经济社会主战场发挥主力军作用。2018年,本市城镇从业人员中女性占40.6%,比2015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上海女性创业率从2011年的6.8%上升到2017年的11.3%。
“十三五”规划实施已进入后期达标冲刺阶段,本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也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下一步将提高妇女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保持妇女健康的国际水准;关注好老年妇女群体,提高老年妇女生活质量;以双休日寒暑假为重点,广泛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阳光体育系列主题活动,切实增强体质健康;聚焦儿童玩具、学生文具、校服产品、校园跑道原材料,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每年新增和改建一批幼儿园,切实满足学前教育需求;完善3点半课后服务工作,指导学校做好正面引导、做到应托尽托;到2020年底,建成50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
现场还表彰了第九届“上海市儿童工作白玉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