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坚韧教练,军旅生涯在他身上刻下的烙印,让他赋予铿锵玫瑰钢铁外壳。
他就是中国女足主教练贾秀全。
北京时间明天凌晨,中国女足将迎来与意大利队的淘汰赛生死战。在昨天的赛前发布会上,贾秀全说,中国女足要赢得世界认可,需要付出200%的努力。而这番话,或许就是他想对自己说的。
一路跟随采访,三个表情细节,还原出一个真实的贾秀全。
白发
新闻发布会上,出现在媒体面前的贾秀全不苟言笑、略带憔悴。相比出征前,贾秀全明显瘦了——一身灰色的中国队队服套在他身上,竟显出宽大飘逸的效果。而他的头发更是白了大半。
压力,是让贾秀全“衣带渐宽”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中国女足在女足世界杯上能总是在冠亚军及前四名之间来回穿梭,那么球员在这方面自然会心理强大,但这十几年中国女足未能有这样的经历。”谈及淘汰赛压力,贾秀全如是说。
对于队员,压力或许来自于外界的期待。但对于贾秀全个人,压力却是从接手女足那一刻开始如影随形,直至世界杯接近“爆棚”。
接手女足,是贾秀全有些意外的选择。
中国女足的帅位,代表词是“多变”:世界杯功勋主帅马元安在2001年亚洲杯卸任至今,中国女足已经历了14轮换帅——这背后的原因,一言难尽。接手女足这个“烫手山芋”,贾秀全的动力是情怀。
3个月前,在女足世界杯奖杯巡游上海站间隙,贾秀全曾在与记者交谈中透露,接手中国女足之前,同时也有几家耳熟能详的男足俱乐部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家人希望他选择男足俱乐部继续执教,甚至作为女足前国脚的妻子唐坤媛也不同意他接手女足,因为“太了解,所以更知道难”。但贾秀全“偏向虎山行”。他曾说:“接手女足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吧。我自己是改革的受益者,现在到了我付出的时候,那就尽自己最大努力吧。”
也就是在那次采访最后,贾秀全曾经感慨万千:“中国足球要有成绩、有发展,那也就只能看女足了。”
笑容
贾秀全在笑,绿茵场上,与另两名男教练一起将王霜围在中间,他们在进行抢球游戏。这是昨天发布会结束后,发生在训练场的一幕。因为要参加赛前发布会,贾秀全和王霜比其他人提早来到训练场。
事实上,不仅仅是昨天,近期的训练课开始阶段,经常会看到贾秀全与王霜单独交流,私下点拨。“开小灶”是贾秀全对这位中国女足头号球星的重视,也是对外界揣测的一种回应。
本次世界杯,贾秀全与王霜之间的关系让人议论纷纷。小组赛第一场发布会上的那番“球星团队”言论,将“将帅不和”的传闻推至高潮。而之后,王霜的“严父”评价让两人关系趋于缓和,或许更能代表真实状况。
对于王霜,贾秀全显然是重视的。他曾在采访中透露,因为留洋赛程冲突,迟归的王霜与国家队汇合后,教练团队专门对她进行了系列的跟踪补练——就好像昨天训练课上贾秀全亲自下场做的那样。“陪她补练,这种态度是职业的。”
或许,在贾秀全看来,严苛的话是鼓励也是另类减压。“我不希望她这个年龄段背负太多压力。我觉得她可以发挥更好。”
眼泪
如果用一个镜头点睛贾秀全这一次的世界杯之行。那肯定就是上一场赛后的那滴英雄泪——小组赛最后一轮,中国女足00逼平西班牙队后,这位56岁的“铁帅”为姑娘们的拼搏精神所感动,罕见落泪。
当教练,贾秀全哭过3次——陕西国力冲上甲级;另一次是带河南队保级;再一次就是这次——几十年的教练生涯,这3次,或许就是贾秀全心目中最艰难的时刻。
曾经的军旅生涯给贾秀全带来难以磨灭的印记,相比4年前的女足主教练郝伟,贾秀全更喜欢提“精气神”。“女足需要这种精神支撑。我带队的风格精神第一,技战术第二……精神没有了,魂就没了,比赛也就丢了。”
在贾秀全看来,精神的胜利才是所有的关键。“姑娘们拼搏的精神,体现了她们的求胜欲望。我就是不想早回家,我就想拼出来。”
特派记者 厉苒苒
(本报蒙彼利埃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