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中央芭蕾舞团的“压箱之作”《红色娘子军》,上芭最新力作《闪闪的红星》等等,经典不朽,新作迭出,中国舞蹈界用具有时代精神和国之情怀的原创作品,把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壮美图卷展现在世人眼前。创新是艺术永恒的主题,突破是中国舞剧发展的动力。
芭蕾是舶来品,本是展现宫廷生活,包括公主与王子的表演艺术。诞生于上世纪中期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以军帽、军鞋、军装打扮的“娘子军们”通过对古典芭蕾形象的颠覆,将芭蕾语汇与中国气质融为一体。
上海芭蕾舞团的新创作品《闪闪的红星》,首演于2018年10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台芭蕾舞剧从青年红军战士潘冬子的视角徐徐展开,以当代精神、芭蕾语汇、海派风格重新演绎红色经典。“《闪闪的红星》印证着上芭致力于探索中国芭蕾创作的初心,也担负着当下艺术工作者对弘扬红色文化、革命情怀的重任。”团长辛丽丽告诉记者,今年“红星”将闪耀在全国20余座城市,为观众奉献50场演出。
编导赵明近20年前曾打造过中国舞剧版《闪闪的红星》,上芭版“红星”是他回望审视前作的全新体悟。“这台芭蕾舞剧不仅是我的探索,也承载着中国芭蕾创新的厚重命题,芭蕾艺术如何在《白毛女》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这些思考驱使我奋力前行,挑战自己。”
另一部上海出品的舞剧精品《永不消逝的电波》填补了舞蹈领域谍战题材的空白,以烈士李白的故事为原型,描摹出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群像。“舞剧蒙太奇”“倒带式回放”“可移动景片”……一连串突破常规、不拘传统的手法被带到了舞剧里。自去年12月试演以来,舞蹈爱好者纷纷把《永不消逝的电波》加到“必看戏单”中,而这出戏也在豆瓣平台拿下9.3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