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去年开始,就一直不断传出庞大集团关店、裁员、降薪等消息,导致原因,主要是资金链断裂,引发恶性循环,最终“引爆”庞大破产。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公司2018年被银行抽贷162亿元,加之2017年底被抽走的数十亿元,一年多时间,公司被抽贷超过240亿元,犹如洪水决堤般不可收拾,直接让公司彻底陷入危机,最终被无情地推向破产重组的边缘,给人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感。
究其原因,庞大集团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问题出在盲目追求规模化的经营战略上。为了追求更大更多的市场,庞大进入资本市场,迅速进行全国扩张,尤其是以汽车销售产业园项目为名,到处圈地建设,重资金运营且分离了部分主业而进行地产化,让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开始对庞大集团丧失信任。
庞大集团虽然体量大,但快速的扩张非但没有换来利润的增长,反而凸显了庞大集团的病症,过分依赖巨额的现金流和厂家的分拨调配,这也充分体现出以庞大为代表的传统汽车经销商的“脆弱”和墨守成规。
从另一角度看,当中国车市迎来深度调整,庞大的破产,或将成为中国汽车销售模式变革的“催化剂”。2018年庞大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1.55亿元,同比下降3003.23%。而与庞大一样受车市寒冬影响的经销商集团还有很多。在造车新势力及各种全新营销模式萌生的今天,传统的汽车经销商模式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巨大的库存压力使这些传统经销商出现资金链断裂,同时还要面对造车新势力直销等模式的冲击,庞大集团的“倒下”应在情理之中。
值得反思的是,尽管车市寒冬对所有经销商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庞大集团“倒下”了,而有的经销商却通过升级转型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生存之路。比如说中升集团和正通汽车就是其中的出色代表。如今很多经销商开始转型,由卖车向服务转型,大力开发二手车和汽车金融等业务。可以说,面对不可避免的车市寒冬,只要不墨守成规,努力寻求转型,就能够开辟一条在当下汽车市场真正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全新道路。
同样面临危机,一个企业倒下去,另一个企业却能站起来,说白了,就要看自身的本事了,但愿庞大集团能早日悟出这一硬道理来。 李永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