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解读上海最新出台的《若干意见》。市发展改革委、浦东新区、市商务委、市科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经济总量
7年努力将突破2万亿元
记者注意到,此次文件突出了对浦东在落实“三大任务一大平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要求,强调了浦东承担的自贸试验区、浦东综改、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并提出明确目标:通过7年左右努力,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在高水平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奋力打造新时代彰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实践范例。
在《若干意见》中,提出20条支持举措全方位支持浦东新区,每条都有很高的含金量。其中包括:
● 依法赋予浦东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深化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深化政府综合监管创新;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深化重点领域开放先行先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综合服务环境;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高地,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高端服务业全球竞争力;建设高品质的现代化城区等。
简政放权
将推“一业一证”改革试点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将赋予浦东新区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审批权和留学人员落户审批权,还有一系列重要权限也将下放到浦东,这也是本市首次向部分城区下放落户审批权,这将有利于浦东新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如果说我们过去的简政放权以简政为主,这次重点则在放权。”
市科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为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率先探索实现外国人来华许可用人单位的信用管理。
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市商务委将出台鼓励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政策,全力支持浦东在金融、电信、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等各方面的先行先试,对外开放。
为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浦东提出,将在今年首次推出“一业一证”等改革试点。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在谈到“一业一证”改革时表示,“一业一证”改革是证照分离改革的延续和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是进一步围绕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革命性再造,目的是进一步照后减证,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
具体来说,“一业”,指把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以前企业要开一个宾馆,需要办特种行业许可证,公共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还要拿到消防检查的相应证书,每办一张证企业都要排队都要填表。”杭迎伟说,通过“一业一证”改革,未来企业只需要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就可以开业了。同时,这项改革影响面大,操作复杂,改革方案试点行业和法治保障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和推进。浦东将尽快出台“一业一证”改革的具体方案,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科创引领
集聚发展“六大硬核产业”
同时,浦东将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动力,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活力四射的张江科学城,上海光源二期、硬X 射线等一批大科学设施顺利推进,微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Plug & Play全球第二大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重要的研发孵化平台落户,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据悉,浦东将集聚发展“六大硬核产业”:
● “中国芯” 集成电路规模突破了千亿元、占全市73%,正在推进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建设,力争集聚千家企业、形成千亿规模、汇聚十万人才、新增百万空间。
● “创新药” 产业规模672亿元、占全市46%,正在建设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等10平方公里的产业空间。
● “智能造” 正在以张江人工智能岛和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为载体,加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建设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 “蓝天梦” 航空航天产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正在加快启动建设祝桥航空产业园,推动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 “未来车” 汽车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正在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特斯拉超级工厂力争年内建成投产。
● “数据港”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938亿元、占全市48.7%,正在推进卡园+软件园+信息产业园“三园”融合,加快5G技术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