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乔家路的路名由来
倪祖敏
  倪祖敏

  乔家路的路名由来,与川沙的乔氏家族有关。元末明初,乔家路只是一条河浜,没有路名。那时候,乔氏家族中最早的一支是元末明初的乔彦衡三世与他的两个儿子乔镇、乔钧四世,从川沙迁居来到了上海邑治这块地方。这在民国21年乔氏后人乔先格主修的《上海乔氏宗谱八卷本》里有详述,该卷将乔彦衡称为邑治“始迁祖”,云:“盻之孙彦衡,元季迁上海邑治,为上海诸派始迁之祖。”并称,乔氏先祖在乔家路凝和路转弯处修建了一座名为“修仁堂”(今乔家路273号、275号)的宅院。

  该宗谱又称:乔彦衡长子乔镇(字孟安)迁居上海县城,从医。乔镇的长子乔纲迁居奉贤南桥。次子乔纪迁居上海县北桥,后裔迁入上海县长人乡十六保,时称“闵行市”。其他子孙留居上海县城内。

  同治《上海县志》卷二十二录“乔镇”其人,云:“(乔)镇以下,世为名医,其族有名节者,字西墅;节子鼎,字中立,皆征为太医院供奉。宠,字月湖,尤精医。世居邑城绣鞵桥西,制药济人无不治者,人号所居为药局弄。”

  今上海乔家路上尚有“药局弄”,就是为当时称呼的遗留。明初,乔镇迁居药局弄绣鞵桥西,即同仁辅元堂、药王庙和乔氏家祠处,不会越过梅家街。

  史载:乔氏九世乔镗与其儿子乔木十世从1553年起在川沙抗倭。乔木在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出任吉安太守。从乔木这一代起,这支乔姓家族就慢慢地从川沙迁徙到了城内聚居。到万历三十五年(1607)时,乔镗的孙子乔拱璧十一世也中了进士,乔氏家族便成了三代进士的显赫人家。

  乔氏家族来到邑治这块地方,先后在现药局弄修建了“乔氏家祠”;在现乔家路凝和路转角处修建了“修仁堂”;在现永泰街俞家弄口圈建了乔氏家族的“祖茔墓地”;乔镗的曾孙乔炜在现乔家路凝和路口修筑了“也是园”。到了明代中后期,乔氏后人又在现乔家路中段处建了“最乐堂”。

  《川沙乔氏族谱》载:“乔彦衡……葬上海城内小南门内,永兴桥南。”清代嘉庆间《松江府志》卷七十七又载:“寮府典宝乔彦衡墓,在小南门内。”乔镇也葬在了永兴桥南的祖茔里,即现在的永泰街俞家弄口。

  所有的典籍资料无不表明,由于乔家三代进士的显赫家族背景,更由于当时河浜两旁的“修仁堂”“也是园”“乔氏家祠”“最乐堂”以及药王庙的地皮,还有“乔家祖茔墓地”等,都是属于乔氏家族的,在当时很有影响。所以,居住在河浜两边的人们慢慢地将乔家聚居出入的这个地方叫做乔家浜,而乔家路的路名则是在1914年填河筑路后才改称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9年夏令热线收线报告
   第A06版:2019年夏令热线收线报告
   第A07版:2019年夏令热线收线报告
   第A08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专题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12-13
大自然的诗篇
“别动”和“不许”
请把门轻轻关上
乔家路的路名由来
老树(中国画)
《孟府档案全编》的出版价值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乔家路的路名由来 2019-08-12 2 2019年08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