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就是以热养生的一种。周冬青介绍,这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以期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具体方法有药物敷贴、艾灸等。然而,周冬青提醒,“以热养生”也不是一味追求“以热制热”,养生还应适度。
三伏时节饮食则以清暑、益气、滋阴生津为主,重点要“开胃”。周冬青表示,此时特别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差,如果过食肥甘厚腻之物,易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因此,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等,均是夏季很好的食品。此外,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此外,三伏时节养生应注意别太贪凉,以防空调病。在作息上,应晚睡早起午补觉。周冬青解释,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三伏时节天气较热,容易心烦气躁,因此,情绪调节,可以静坐除烦,聆听舒缓的音乐,培养有益身心的爱好。(高媛)
本版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