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这句诗出自《红楼梦》中薛宝钗的《画菊》,花影心中开,腕底镯生香。
古人的“跳脱”就是今人的手镯。“跳脱”除了是女人重要的腕上饰品之外,也被赋予了定情的功能,比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白于玉》中记载,紫衣与吴生临别时赠其金腕钏,以示永世不忘。
女人爱饰品,是心性使然,因此腕饰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意义也就不奇怪。情在心中,不能时时挂在嘴上,所以找一个能够承载的媒介也不算多余。
曾经见过一个女孩,身着舞衣,长发挽成一个髻,细细的胳膊上戴着一串银丝手镯。手镯随着她的舞姿上下起舞,当真都是风情,女人的细致婉约,柔软妩媚,层层铺叠传递出来。
逛街时看到一家饰品店,不卖金饰银饰,只卖石头类、木头类和菩提子类。玉镯晶莹剔透,泛着冷艳的光泽,绿翡翠、红玛瑙,令人爱不释手。还有一种用木材雕成的手串,比如小叶紫檀、黄花梨、红酸枝等,这些高端木材经过精工细做,制成一串串精美的手串,腕间风情,承载着岁月的凝重与沧桑。还有一种菩提子类的手串,所谓菩提子与菩提树没有半点关系,而是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实,大多产于尼泊尔一带。菩提子有很多种,星月、金刚、莲花,做成手串,精巧别致。戴在腕间,牵动着心绪。
去西藏旅游,遇到一个开旅店的老妇人,脸色黑红,满脸沧桑,腕间戴着一串木头珠子,那些木珠被岁月打磨得圆润而有光泽,每一颗珠子上都雕着花草图案,我知道,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果然,这串珠子是她的恋人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后来恋人翻越雪山,去了异地他乡,再也没有回来,不知道是途中遇到了不测,还是把她忘了。她没有再见到他,当然也不知真相。她戴着这串承载着恋情的手串苦苦等了很多年,身边的小姐妹都嫁人了,如花的岁月流逝……一个个黑夜,一个个白天,这木头手串成了她心中的念想。
看着老妇人,我想起了一首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这个故事在外人看来有些悲情,漫漫一生,被等待侵蚀掉了,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凉的?可是,当事人却未必如此想,她的心下是满满的期待,而期待何尝不是一种圆润饱满和幸福?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是的,能够想念,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吧。
但愿腕上风情,为细碎的流年增添一缕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