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文字都写的是时空问题,诗更是这样。诗总是想确认时空交会的那个点,又总是表达和感叹着寻找那个点所产生的无奈或欣喜。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一句中的“西辞”和第二句中的“烟花三月”、“下”,写的就是时间,而“黄鹤楼”和“扬州”,就是空间。后两句呢?是感觉非常美的空间,“尽”和“流”,又是有关时间的感叹。李商隐的《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写的是有关时间的无奈,人和神怎么比?即使再伟大的王,在神的跟前也就是顷刻之间就会消失的生命。即使有日行三万里的骏马,这辈子再也走不到神的跟前。刘禹锡的一首《金陵》:“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一、二句是写时间静止中的空间,后两句则写时间流动中的空间。时空交会的点,那么让人欣喜,又那么教人无奈。王昌龄的一首《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第一句就是时空绝美的交汇。正是它的绝美,后三句都轻易和有力地把空间打住在时间里。以上几首,都是绝句。有说绝句最方便入手,就是前两句,一句空间,一句时间,第三句转一下,最后一句出一个彩。譬如相传是杜牧写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就论有关时空的前两句。这首诗前两句真的一句是时间、一句是空间。
再看律诗。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一首把李白写得没脾气的好诗。好在哪里?其实也就在于所写的时空。前四句写就那么飞动和不可驯服的时间,后四句又写就那么静定和令人窒息的空间。诗可以那么出人意料地交会时空,应该是诗人的力量,也是诗本身的力量。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也是精彩绝伦。他把眼前的空间写得寸寸静定,又把内心的时间写得寸寸飞动。这种才情,除了李白,还能有几人?
最后要说到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是公认的唐人七律压卷之作。它里面写时空写到极致了,字字句句都是时空的交会。这些交会,阔大精微,甚至斑驳陆离。这些交会,又是诗人内心难分难解、须臾不去的。而这,只能说是诗的本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