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长得像”一个有公众号的人。大部分朋友都问过我:你有公众号吗?为什么不开一个?
喏,现在有了。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今晚有空,不想做其他任何事情,只想增加一种表达方式。
今年春夏我一直在经历情绪的起落。初秋时我开始不受控制地追星,人生第一次疯狂关注一个新晋流量演员,毫无营养的热搜新闻填满我的脑子,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开心和空虚。
我不善于倾诉负面情绪,总是默默自我消解。如常地做聚会上活跃气氛的那个,却总在筵尽人散时觉得喉咙又烫又紧,觉得没有意义。身边人还是看在眼里的。可能只是因为今夏成都阳光尤其少。
今晚,突然就想找另一个情绪的出口。说话太多会倦,而写字大概不会。手机的记事本里积了很多文字碎片,零零散散也借别人的地方发了些废话,但觉得应该敝帚自珍,找个地方存一存,不让它们孤独,可以在云端飘散,找到另一些遥相闪烁的星光。即使不能找到,飘在云端,大约也比禁锢在记事本上更自在些。
我是个译书人,躲在作家身后鹦鹉学舌久了,属于自我的文字表达欲总在工作中消融,几乎已经忘了自己写字有多快乐。
你瞧,写完这些,我已经好多了。
微信名“叕子的世界”中的叕读zhuo,二声,与本意无关。其实是叕叕叕子的世界,因为总有人说我一个人能凑四桌麻将。独处的确是我最不能感知的情绪,即便只有一个人的肉身,我的内心总翻涌着各种完全不同的声音。
如果你有空拿起纸筒电话站在细线的那一头,就听听这十六个人想说的。我们会尽量不聒噪。
“世界多变而永恒,文学孤独却自由。”这句子印在威廉·福克纳《西西里柠檬》的扉页。如果这话的正确程度和它的美一样,那我希望留住的是多变中的单纯,永恒中的色彩,孤独中的拥抱,自由中的镇定。